“心融入”化解新矛盾 “心服务”赋能新治理——我市以社会心理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近年来,我市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融入主动创稳和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心治理”柔性优势,积极构建“心调+模式”,为破解纠纷堵点、隐患难点和治理盲点提供了“心”动能,走出了一条符合基层社会治理需求,具有嘉峪关特色的“心治理”模式。
构建心理服务阵地,筑强专业“心力量”
依托综治中心建平台。2023年10月,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市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依托街道、社区综治中心建立心理服务中心,通过社区心理服务室、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警务室等功能室,帮助广大群众疏缓情绪、疏引诉求、疏导心理、疏通感情、疏解矛盾,实现心理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推动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系统化运行。建好专业队伍控源头。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公益”方式,依托5支市级专家团队、122名“一线骨干”、95名“心理社工”专业队伍,牵头指导街道社区、政法部门及学校等单位组建34支一线骨干团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筛查、科普宣传、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突出“防”字,从源头上将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坚持规范运行促提升。制定市级中心工作流程图、工作运行机制、工作流程表单和专家团队工作规范,通过“规范派单、分级建档、针对施策、考核验收”闭环流程和专家团队“正负面清单”,确保每一个服务项目达到清单化管理、图标化推进、模板化运行、机制化落实。以试点社区先行先试,按照一个阵地、一个团队、一个流程、一个PPT、一个微视频“五个一”工作要求,使基层一线心理工作起步规范、易懂易学、便于推广。将心理服务工作与基层网络员绩效挂钩,通过常态化走访摸排,实现矛盾纠纷排查与心理健康筛查有机结合。
聚焦重点风险群体,做实精准“心治理”
聚焦社区风险群体常“疏心”。选择5个试点社区,确定易引发非正常死亡的“一老一小”,易引发命案的“重点家庭婚恋纠纷”以及“三失一偏一重”三类重点风险人群,开展分析研判、排查建档、技能培训、分类施策等工作。聚焦未成年人风险群体常“关心”。结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工作,筛查全市初(高)中学生14928名,对筛出需心理关爱的学生建档施策,通过开展培训辅导、召开教师家长座谈会等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情绪管控培训,开展校园心理宣传教育2.6万余人次,切实从源头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常“暖心”。针对政法干警工作压力大、服务对象易产生心理隐患等问题,派单市级专家团队下沉政法各部门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分类施策干预,开展心理疏导。指导组织行业单位心理服务团队,在对政法干警开展心理服务的同时,叠加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不仅有效提升了政法干警的心理素质及疏导沟通能力,还为社区矫正等特殊人群和服务对象提供了心理支持,降低了社会风险隐患。
立足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疏导拓宽“心融入”
在“三调联动”中并行“心融入”,创新实践“社会心理服务+”融合模式。今年以来,“心调”融入“三调”化解矛盾纠纷共90件,化解率100%。直陈建议“说情理”。针对邻里噪音、抢占车位、房屋漏水等邻里之间的纠纷,阐明纠纷起因和双方责任,通过释法明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争取相互理解,“将心比心”让矛盾化解多了“人情味”。迂回曲折“多接触”。针对劳动保障、金融债务、个人权益等事关经济问题的纠纷,网格员、心理服务团队等共同发力,通过多次与当事人见面沟通、耐心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潜移默化促成和解。情绪调节“降温度”。针对打架斗殴、家庭暴力等表现形态较为激烈的问题,心理服务与综治、公安、司法、妇联、民政等部门协调联动,在及时制止行为、有效控制局面的同时,采取引导、宣泄和释放方式,冷却当事人情绪,恢复健康平和心态,破解深层次心理症结,理智解决矛盾问题。
心结解,矛盾化;心绪宁,社会安。我市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柔性作用,把筑牢心理防线、化解心理危机、唤醒心灵正能量,作为建设和谐幸福“平安嘉峪关”强大精神动力,形成排查预警为前端、疏导服务为中端、精准干预为末端的“社会心理全程服务链”,为主动创稳和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提供“心”动能、贡献“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