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逐“质”强引擎——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助力高质量发展综述
科技之光熠熠生辉,创新之力澎湃不息。
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科技创新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城市前行的道路。
强力推进强科技行动、持续攻坚关键技术、大力引进吸纳科技人才、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多年来,我市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创新型城市的亮丽名片。
精谋划、巧部署,重落实,求实效。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专利申请量屡创新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每一项实实在在的成效,无不彰显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
2024年以来,我市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立足“两区一城一地”功能定位,精准申报实施科技项目,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集聚、强科技行动纵深推进中再次取得新成效。
紧盯重点
在强化统筹中推动强科技“聚力增效”
科技兴则产业兴,科技强则产业强。2024年4月8日,全市强科技强工业行动推进大会召开,会议对2023年承担强科技指标任务的市级相关部门进行考核,对2024年重点指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按月调度、推动落实。其中,市科技局承担的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季度考核指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金额达到34.5亿元,比上年度增加7.5%。全省强科技行动调度指标中,我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72.99%,巩固了全省第二的位置。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68家、75家、176家,比上年度分别增长15.2%、5.6%、35.4%。
依托项目
在精准谋划中推进关键技术“攻坚突破”
关键技术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能够显著提升生产力和促进产业升级。2024年,我市共争取到位中央、省级科技计划专项20项、资金1490万元,凝练上报2025年省级科技计划储备项目65项。完成了2024年均衡性转移支付强科技奖补资金项目立项15项、下达资金1026万元。立项实施财政经费(A类)项目45项、经费735万元;自筹经费(B类)项目21项。遴选发布“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榜单5项,立项4项,与兰州理工大学等联合开展技术攻关。13项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开发新产品8项,主编(参与)行业(地方)标准10项。印发了《嘉峪关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等3个。
分类指导
在梯次培育中推进创新主体“扩量提质”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路径,梯次培育能够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化的支持和培育,推动其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市坚持把科技创新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根植于企业,不断健全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注重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释放创新动能。
2024年,我市以“包抓联”行动为抓手,对77家规上工业企业“一对一”指导。举办科技专题培训4期,培训人员420余人次。推荐2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总量较上年度新增10家;推荐59家企业申报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认定,总量较上年度增加8家;组织176家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总量较上年度增加46家。组织17家企业申报进入“三高”企业培育库,15家企业通过省科技厅审核。
政策引导
在激励支持中推动科技人才“成长聚集”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人才队伍能够不断探索和实践,推动科技领域的突破与进步。基于此,我市始终聚焦科技人才成才成长的痛点、关切点、关节点,明确目标定位,建立完善务实管用、操作性强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让科技人才更加契合发展需要,同时,依托政策支持,持续建强科技人才队伍,切实为产业发展添智赋能。
2024年,我市向省科技厅推荐申报“在站博士后专项”等省级科技人才项目11项,争取到位3项、资金215万元。柔性引进省级“科技专员”8名,吸纳12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到酒钢等企业科研助理岗位就业。组织21名市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完成2023年度科技特派员工作考核并为其兑现工作考核经费12.5万元。拨付省级科技奖补资金509万元,兑现2022年、2023年市级科技奖补资金1268.53万元。27家企业顺利通过科技创新再贷款国家系统校验。组织23家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7家进入复赛。举办全市“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活动,培育并申报认定“甘肃省科普基地”2家。
深化合作
在互利共赢中推动成果转化“贯通融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我市坚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通过举办科技论坛、创业大赛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
2024年,我市累计登记省级科技成果4项、市级科技成果23项。全市6项重大科技成果喜获2023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奖数量为近三年之最。酒钢(集团)公司参与完成的“基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组织30余名省内外专家和全市200余名企业科研人员举办了第二届“科技成果推介会”和“科技沙龙”活动,邀请兰州理工大学30余名专家深入大友集团等开展科技交流对接活动。协助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举办了“第五届氚科学与技术学术会议”和第二届“胡杨论坛”,协助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业专业委员会在嘉峪关举办了“2024年甘肃省铸造行业协(学)年会”。
主动出击
在服务保障中推动科技招商“落地闭环”
在全力推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我市深刻认识到,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和留住优质科技项目的关键。为此,我市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保障体系,为科技招商项目提供“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确保科技招商工作形成“引进来、落得下、发展好”的良性循环。
2024年,我市积极对接国家级、省市级相关政策,制定了一系列针对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措施,广泛进行宣传推介,先后与来嘉考察的山东东仪集团、青岛和航无人机公司分别进行对接洽谈;赴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等省考察,与9家企业、2家商会(协会)对接交流。在优势政策扶持和优质服务保障下,成功引入青岛和航无人机公司“航模无人机制造”项目在我市落地、在兰洽会签约。同时,对2023年招引项目,继续跟踪服务企业,完成了厂房、地坪建设和设备安装,建设完成两条生产线,已正式开工投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市科技创新事业正乘着时代的东风,奋楫扬帆,破浪前行。回顾往昔,科技创新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人民群众也因科技进步获得切实福祉。当前,我市已形成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的良好态势,多项指标连创新高,一座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正在崛起。
新征程新挑战。我市将继续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努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迈进,奋力谱写新时代科技创新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