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4日来源:环保局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恢复默认
嘉峪关市水质监测月报(2013年9月) 嘉峪关市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9月2日-7日对市辖区内的地表水和饮用水源进行了例行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类型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 结果评价 地表水 北大河冰沟断面 砷、硒、汞、铅、铜、锌、镉、六价铬、石油类、硫化物、化学需氧量、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氰化物、pH、溶解氧、氨氮、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水温、流量、粪大肠菌群、总氮、电导率等26项。 砷、硒、汞、铅、铜、锌、镉、六价铬、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总磷、化学需氧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氰化物15个项目未检出,pH、粪大肠菌群、氨氮、生化需氧量、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6个项目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Ⅰ类标准,溶解氧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水质状况为优。 北大河车站断面 砷、硒、汞、铅、铜、锌、镉、六价铬、石油类、硫化物、化学需氧量、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氰化物、pH、溶解氧、氨氮、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水温、流量、粪大肠菌群、总氮、电导率等26项。 砷、硒、汞、铅、铜、锌、镉、六价铬、石油类、总磷、硫化物、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氰化物14个项目未检出,pH、粪大肠菌群、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氟化物和高锰酸盐指数7个项目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Ⅰ类标准,溶解氧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水质状况为优。 黑山湖水库 砷、硒、汞、铅、铜、锌、镉、六价铬、石油类、硫化物、化学需氧量、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氰化物、pH、溶解氧、氨氮、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水温、水位、粪大肠菌群、总氮、电导率、透明度、叶绿素等28项。 砷、硒、汞、铅、铜、锌、镉、六价铬、石油类、挥发酚、化学需氧量、硫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氰化物17个项目未检出,pH、粪大肠菌群、生化需氧量、氟化物4个项目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Ⅰ类标准,溶解氧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水质状况为优。 饮用水 嘉峪关水源地 砷、硒、汞、铅、铜、锌、镉、六价铬、石油类、硫化物、化学需氧量、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氰化物、pH、氨氮、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水温、总大肠菌群、取水量等24项。 汞、硒、砷、铜、铅、锌、镉、高锰酸盐指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氨氮、氰化物、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总大肠菌群和六价铬15个项目未检出,pH、氯化物、氟化物和硝酸盐氮4个项目的监测结果低于国家规定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Ⅰ类标准限值,总硬度、硫酸盐2个项目的监测结果低于国家规定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Ⅱ类标准限值,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的要求,水质状况良好。 北大河水源地 砷、硒、汞、铅、铜、锌、镉、六价铬、石油类、硫化物、化学需氧量、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氰化物、pH、氨氮、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水温、总大肠菌群、取水量等24项。 汞、硒、砷、铜、铅、锌、镉、高锰酸盐指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氨氮、氰化物、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总大肠菌群和六价铬15个项目未检出,pH、氯化物、氟化物和硝酸盐氮4个项目的监测结果低于国家规定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Ⅰ类标准限值,总硬度、硫酸盐2个项目的监测结果低于国家规定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Ⅱ类标准限值,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的要求,水质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