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嘉峪关市人民政府网站!今天是: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打造残疾人“幸福之家”

发布日期:2024-11-04 16:1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嘉峪关日报

今年以来,我市严格按照省政府为民实事要求,坚持整合利用,统筹现有资源,对市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提升,打造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着重从安全环境、生活照料、残疾人需求、辅助性就业等方面进行改造,打造残疾人“幸福之家”。

多渠道掌握实际需求,不断提升项目改造科学性。对全市符合条件的1018名残疾人的需求进行精准摸排,通过邀请31个社区书记、分管领导开展座谈交流和征集意见建议,在完善“六室一工坊”整体布局的基础上,优化完善音乐活动室、教育培训室、作品展览室、综合活动室、模拟——爱心积分超市等五大多功能活动室及图书角、服务台、农疗、工疗场地等,确定改造内容100余类3000余件。

“娱疗”+“农疗”+“工疗”,让残疾人活出精彩人生。结合残疾人特殊群体实际,针对性添置彩笔、毛笔、宣纸、非洲鼓、腰鼓、口琴、剪纸、麻布袋等文体娱乐器材,方便开展“娱疗”。开辟“开心”农场,打造“一米菜园”“阳光花园”。通过采取“从事简农活动+农疗康复训练”的方式,引导服务对象种植各类蔬菜进行适当的耕作劳动,在开放式的环境中发挥“农场疗法”优势,探索“农疗康养”新路径,帮助服务对象在大自然回馈中树立自主意识、实现自身价值。依托我市特有文化资源“天下雄关”,以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为元素,进行非遗银雕手工艺品创作,雕刻出彰显不同地域特色与独特形象的亮点文创产品,不断激发服务对象的艺术创造力。

全力打造辅助性就业工坊,争创亮点品牌。开辟辅助性就业工作坊场地700余平方米,打造“辅助性就业工坊”——灯笼制作流水线、缝纫车间,帮助残疾人接受更好的康复、教育,实现自主就业梦想。建成灯笼制作车间,按照折钩、穿丝、套布、刷金条、熔吊穗的制作工序,定人定岗定酬劳,已安排12名残疾人上岗,目前制作灯笼2000余个,已向街道、社区及其他单位售卖灯笼100余个,与市住建局达成初步订单意向,收入将根据残疾人负责工序计件发放。打造缝纫车间,与大友嘉慈科技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残疾人技术水平达标后制作其所需产品,已安置5名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完成劳保鞋垫制作450多件。

搭建产销“桥梁”,助力长足发展。本着“作品变商品、商品变产品”的初心和期望,就业工坊衔接关城茶坊爱心屋,针对银雕、灯笼、拼装积木、绣花鞋垫、剪纸等多元手工艺品进行展示售卖,形成亮点品牌与普通产品交相辉映的发展格局,辐射带动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同时积极获取政府、文旅部门和本地企业大力支持,在银雕和灯笼制作形成批量生产的同时,积极争取订单,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实现产销结合,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创造稳定发展链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