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齐发力 保供稳价有保障
疫情期间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是头等大事。我市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通力合作保证物资供应:线上通过大型连锁超市、团购平台、专门配送企业满足市民需求,线下通过全市共同发力,调运果蔬、粮油、肉蛋等物资,以最快速度解决民生需求。
日前,记者在西部天地超市门口看到,一辆辆装满瓜果蔬菜等物资的货车旁工人们正忙着卸货。据了解,像这样定时保量的配送,在我市从未间断,保证了市民“菜篮子”里的菜是新鲜的,米、面、油是足量的。
“买菜购物没有什么影响,这里的米、面、油都很多,菜都很新鲜,我们每隔几天到超市来购物一次。”顾客陈俊斌说。
在西部天地超市,米、面、油、肉、蛋等基本民生物资供应充足,各类商品与平时一样,摆满了货架,价格平稳。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该超市严格按照相关防疫政策管理,要求员工每天进行核酸检测、体温检测和登记,所有员工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同时,超市及时做好消毒防疫工作,每日营业期间安排专人对超市内的环境进行消杀。超市还开通线上商城,每天根据线上平台订单,将物资配送到固定地点。
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科科长朵安妮告诉记者,我市生活必需品市场整体货源充足、供应有序、价格稳定,近期,线下累计销售大米40吨、面粉60吨、食用油15吨、肉类20吨、蔬菜200吨、鸡蛋12吨、水果50吨,通过商家自有线上平台和美团、饿了么、多多买菜等电商平台累计销售各类生活物资包306484份。
“这些是我今天下单的菜,非常新鲜,非常感谢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为我们及时送达。”11月10日上午,家住兰新社区的居民王作成,像往常一样来到固定地点取走经社区网格员协助订购的物资。
据了解,为认真发挥好连接保供企业和社区的桥梁纽带作用,我市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了《嘉峪关市线上线下生活必需品保供企业和电商平台名单》,全面激活“线上平台、社区团购、兜底帮扶”三种配送渠道,持续补充完善保供主体和必需品品类。
“孩子的奶粉没有了怎么办”“家里老人的降压药没了,能不能帮忙代购药品”针对特殊群体,我市增加了婴幼儿用品配送、常用医药配送服务,全力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母婴店累计配送奶粉547桶,婴儿米粉265桶,纸尿裤644包,婴幼儿葡萄糖8桶,新生儿防护眼罩8个,卫生用品68份;医药企业累计配送居民所需常用药品、居家消杀用品5405单。
11月11日上午,在嘉酒快速通道入口,不时有车辆驶入。在此处执勤的市商务局工作人员雒震,正忙着和同事们核验往来车辆的有关证件。
雒震告诉记者,为了疏通生活物资物流“动脉”,我市专门开辟生活物资运输保障通道,安排市商务局机关干部、抽调相关企业人员,联合市场监管局分别驻点黑山湖卡口、高速卡口、嘉酒快速通道等处,重点针对保供超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生活必需品运输车辆进行防疫检查。
多措并举,连续奋战。我市强化商务系统的工作力度,坚持把保障民生放在首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在保供货源、拓宽渠道、储备流通等各环节持续用力,确保全市人民物资保障畅通,以实际行动托起千家万户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