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嘉峪关市人民政府网站!今天是: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织密民生保障网 绘就幸福新图景——2025年社会救助工作创新升级

发布日期:2025-03-18 11:5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嘉峪关市民政局微信公众号
2025年,我市社会救助事业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精准化、系统化、长效化为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谋划“简政便民”“分层高效”等暖心举措,构建覆盖更广、响应更快、效能更高的社会救助体系,全力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聚焦“小切口”改革,破解民生痛点堵点
深化“救助一件事”联办改革,整合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救助事项,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一表申请、并联审批”,让群众告别“重复跑、多头问”‌。此项工作目前正在探索研讨试点阶段,根据全省统一安排,计划于今年7月启动,在广泛征求街道办、郊区办意见后,结合其他市州试点经验,8月印发相关文件政策,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
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兜底保障精度
建立低保标准与上年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量化比例,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为核心指标,在规范合理的区间内最大限度发挥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创新“救助待遇平滑过渡”机制,对收入波动家庭设置6个月渐退期,通过就业帮扶、技能培训等配套措施防止“救助悬崖”‌。
强化智慧监测预警,筑牢防返贫防线
利用甘肃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为教育、医保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层分类开展救助帮扶提供信息查询、动态掌握低收入人口家庭支出、困难情形等变化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困难群众实施“一户一策”帮扶,整合政府救助、慈善资源、志愿力量形成“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
完善分层分类体系,推动救助提质增效
构建梯度立体化救助格局,‌以强化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刚性支出认定办法和扩大低收入家庭刚性支出覆盖面,落实好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政策,面向社会群体用活用好临时救助政策,根据救助对象的家庭收入、财产、困难类型和程度等因素给与应急性、过渡性临时救助‌。
保障和改善民生永无止境。2025年,我市将以“敢为人先”的拼劲和“实干笃行”的担当,全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从“单一兜底”向“综合赋能”转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为绘就幸福民生新图景注入强劲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