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养老”里的幸福满满
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以“敬老、爱老、助老”为宗旨,着眼七个“聚力”,深入拓展多维度贴心暖心服务,探察建立了“机制保障、康养引领、居家基础、社区依托、机构补充、城乡统筹、信息支撑、市场运营”的雄关养老模式,不断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精细化水平。
聚力顶层设计,政策机制体系化。为办好老年人的关键小事,出台《嘉峪关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嘉峪关市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嘉峪关市社区养老服务实施办法》等“1+13”政策制度体系,并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纳入《嘉峪关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搭建起人人可享基本养老服务的“四梁八柱”。探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服务供给,率先采取开放式框架协议政府采购方式遴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精心搭台、倾情服务,切实把“民生所盼”变为“民生所赞”。
聚力可感可触,服务网络全域化。建成3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1个城市日间照料中心、17个农村互助幸福院、48个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设置养老床位1385张,培育发展包括中央厨房在内的76个老年助餐和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城乡全覆盖。把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向10家养老机构延伸,构建了“入院不离家”“养老不出门”“吃饭不出圈”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保障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温度。
聚力共建共治,资金筹措多元化。建立“政府补一点、集体贴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资金筹措机制,形成责任共担、人人参与的新格局。发展“行业+”养老新业态,培育70家社会办服务网点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开创“孝善基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鼓励子女承担孝老爱老家庭责任,通过政府补贴累计撬动个人孝善基金914.92万元。制定12类160元到3800元不等的包月服务套餐,形成个人付费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市场机制,确保为老服务可持续。
聚力高质高效,数字赋能智慧化。建成PC管理端、云平台呼叫端、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四端一网通”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线上申请下单、线下服务响应、全程智能监管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线上辅助登记、辅助预约、辅助充值、“扫脸”认证和手机定位等“三辅一扫一定位”助老功能,架起雄关养老的“连心桥”,老年人“零操作”就可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智慧养老服务。
聚力贴心暖心,便捷服务精细化。把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和技能大赛作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1300人次,188人取得养老服务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健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监督机制,采取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激励等“七个一”工作法,保障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实施“流动办公席”“服务1+N”“政策赶大集”等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哪里需要到哪里,汇聚成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民生佳肴”。
聚力享老乐老,惠民政策可及化。坚持需求导向,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等7大类53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年提供服务近80万人次,日服务量达2300人次。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1.2万名75岁及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年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巡访探访服务2万人次。广范围的政策覆盖、全周期的暖心服务,托起了老年人稳稳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