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丨《甘肃省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4-05-30 12:0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嘉峪关市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普及,深度融入各个民生领域,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金融普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银行卡、现金等传统支付方式占比下降,在一些消费场景和消费群体产生了新的问题和堵点,支付服务包容性有待提升。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国办发〔2024〕10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对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作出制度性安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甘肃省在充分吸纳多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提出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优化现金使用环境、增强移动支付便利性和友好性等重点工作,明确了工作阶段、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旨在构建银行卡、现金、移动支付等各类支付服务兼容共生、协同发展的支付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支付服务质效,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境外来甘人员等群体的多元化支付服务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民生、改善营商环境、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目标任务

《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意见》要求,紧密结合省情实际,确定了启动实施、攻坚突破、巩固提升3个工作阶段及相应的任务目标。计划在2024年12月底前,重点地区、重点商户境外银行卡受理覆盖面达到100%;重点地区、重点商户支付辅助受理终端和受理标识覆盖面达到100%;在全省范围内累计兑换人民币现金“零钱包”12万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从2025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普遍推广开展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持续深化支付服务场景建设。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针对老年人和外籍来甘人员等群体支付习惯,支持公共事业缴费、景区、商场、医疗等便民场景使用银行卡支付。合理划定大型商圈、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所、文娱场所、酒店住宿、机场、高铁站、医院等重点应用场景,推动重点商户境外银行卡受理终端覆盖率不断提升。

二是优化现金使用环境。聚焦各类群体面临的现金支付困难问题,从多个维度推动现金使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加快银行网点服务适老化改造、优化适老化支付服务流程,提高银行适老化服务水平。坚持现金兜底定位,督促银行网点储备券别合理、数量充足的现金,保障人民币现金零钱供应和使用。

三是增强移动支付便利性和友好度。推进移动支付APP适老化升级,精准匹配适老服务,解决老年人、外籍来甘人员等群体日常消费支付面临的“数字鸿沟”等问题。支持与“食、住、行、游、购、娱、医”等消费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发适老、适外版本APP,优化老年人、境外来甘人员线上预定产品与服务的支付体验。

四是提升境外来甘人员账户服务水平。打通境外来甘人员护照身份核验通道,完善在线预约开户等便利化措施,提供多语言开户配套服务,提升账户开户便利性。同时,建立境外来甘人员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强化账户资金安全管理。

五是打造优化支付服务样板。按照“渠道多元、流程便捷、宣传统一、标识醒目”的建设标准,完善受理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支付必需的软硬件设施,提供多元化支付服务,打造“甘肃样板”支付服务示范区。

六是加强支付服务宣传推广。围绕“支付无忧 畅游陇原”主题,依托各类宣传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支付服务宣传,提升老年人和境外来甘人员支付服务认可度。

四、亮点特色

一是兼容并包。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实现老年人及外籍来甘人员支付畅通无阻。

二是远近结合。从重点地区、重点场景入手,划定时间表、路线图,既立足当下集中解决支付堵点问题,又着眼长期统筹推进支付便利性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持续巩固提升支付服务水平。

三是协同发力。优化支付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结合优化支付服务工作涉及的行业多、范围广等特点,明确责任部门,压实工作任务,确保各相关部门从供需两端同步发力,高效协同推进工作开展。

四是以点带面。聚焦兰州市中川国际机场和敦煌市两个重点场所,打造具有甘肃特色的支付服务示范区,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将有效经验逐步向全省普遍推广,以点带面提升全省支付服务便利性。

五、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加大推广力度等措施,确保优化支付服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