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解读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健全我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机制,依法、科学、高效、有序应对生产安全事故。我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事故应急救援实践经验,起草了《嘉峪关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预案》由七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 总则。分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和事故分级等内容。第二部分 组织指挥体系。健全完善了生产安全事故组织指挥体系,一是设立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和组织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总指挥,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市应急局局长任副总指挥,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二是设立了现场指挥机构,负责指挥协调开展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下设综合协调、抢险
救援、治安保卫、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善后处置、信息发布和新闻宣传、专家支持、处置保障9个小组,明确了各小组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三是设立了市以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机构,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街道、郊区办和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职责。第三部分 运行机制。明确了应急处置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和应急结束等工作程序。明确了各行业主管部门及事发地街道、郊区办、事故单位先期处置的工作任务,特别强调事故发生后要按照规定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明确了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主体,规定了分级启动应急响应的情形和采取的措施。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明确了队伍、物资装备、资金、医疗卫生、交通运输、通信信息、技术力量保障的具体内容,形成了我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第五部分 预案管理。明确了预案编制和修订、预案演练、宣传与培训等内容。第六部分 责任与奖惩。明确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责任追究与奖惩的适用情形。
第七部分 附则。明确了《预案》的名词术语和实施日期。
《预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准确界定了适用范围。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明确了《预案》适用于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二是科学设置了应急体系。设置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机构和应急指挥机构,细化了工作职责,解决了事故发生后“由谁来指挥”的问题。三是细化完善了工作流程。明确了事故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善后处置、调查评估等工作流程,解决了事故发生后“如何应对处置”的问题。四是充实加强了保障措施。对应急救援队伍、资金、医疗、物资装备、交通运输、通信、技术力量七方面保障措施进行了明确加强,为高效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提供了坚实保障。
嘉峪关市应急管理局
2022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