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答记者问

发布日期:2024-06-12 11:5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

近日,生态环境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等九部门联合编制了《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环宣教〔2024〕28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工作方案》出台的背景目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工作要求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出台《工作方案》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答:2018年,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正式推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品牌。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升,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首先,出台《工作方案》是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的重要举措。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持续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广泛动员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代表着“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得到了党中央的认可,成为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和认同度的响亮品牌。

其次,出台《工作方案》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更加迫切地需要全体公民的广泛支持和参与。2024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将“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提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持续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

再次,出台《工作方案》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现实需要。2021年,生态环境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印发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部署了六个方面主要任务和十个专项行动。目前,《行动计划》已过中期,在此节点出台《工作方案》,在系列活动的设计中融入“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和要求,并进一步优化、细化相关内容,有助于加速助推《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问:请问《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工作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广泛动员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工作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广泛践行,生态文化体系不断健全,多元参与行动体系基本建立,公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

问:请问《工作方案》中计划开展哪些系列活动?

答:《工作方案》围绕“一个主旨”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六类主体”即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个人,设计了六项“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

一是园区减污降碳宣传教育活动。支持和引导园区管理机构针对园区内企业积极开展生态工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环保等方面宣传教育。同时加强园区宣传平台建设,引导更多社会公众走进园区,广泛传播绿色、清洁、低碳理念。2025年底前,推荐一批生态文明宣教特色园区典型案例。

二是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开放活动。积极引导企业主动履行环境社会责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宣传平台建设。深化环保设施开放,推动企业向公众提供更多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服务。2025年底前,推荐一批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开放活动典型案例。

三是社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鼓励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社区居民为主体,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发挥基层阵地平台作用和群团组织广泛动员作用,围绕社区居民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加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培训。每年组织社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

四是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和共青团、少先队团课队课体系,持续指导推动各地学校开设美丽中国建设研学实践活动。每年开展中小学生《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假期实践活动。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开展生态环保社会实践和研究,每年对100个校园生态环境保护社团进行小额资助。

五是家庭绿色生活方式倡导活动。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持续推进“美丽庭院”建设提档升级,带动农村家庭积极参与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助力建设美丽乡村。依托各级妇女儿童之家、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爱粮节粮等主题活动。

六是个人低碳行为习惯养成活动。引导社会公众积极践行《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每年举办生态文化论坛。持续开展“大地文心”生态文学活动、“生态书香”全民阅读活动、“青山书角”建设等。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每年开展“寻找美丽中国低碳达人”活动。

问: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工作方案》的顺利实施?

答:为强化实施保障,《工作方案》提出四个方面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动市县级党委政府落实具体责任,各级生态环境、社会工作、文明办、网信办、教育、民政、文旅等相关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明确工作责任,进一步强化部门协调联动。

二是加大支持力度。中央和地方财政为系列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支持,加强人才培养。

三是强化宣传推广。通过举办活动,加强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不断提升品牌社会影响力。

四是做好总结评估。完善成效评估机制,组织开展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总结典型经验,推广成熟模式,为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