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嘉峪关市人民政府网站!今天是: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嘉峪关市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2-03-29 10:1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信息办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和《甘肃省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第二十三条有关规定,编制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处理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政府信息收费及减免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7部分组成。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嘉峪雄关政府门户网站下载。如对本度报告有疑问,请与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嘉峪关市雄关广场东侧嘉峪关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邮编:735100,电话:0937-6328025)

    一、概述

    2010年,嘉峪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精神,按照省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公众获取、利用政府信息的需求。

    (一)建立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市政府办公室充分发挥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的作用,积极推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加大指导、协调、监督、推进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市政府办公室信息公开工作的职能,确定专门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不断完善了《目录》、《指南》编制以及信息梳理工作。认真对照《条例》规定的范围,学习和参照省政府办公厅《目录》、《指南》,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全市各区、各单位,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信息目录和指南编制工作。目前,各区、各单位正在不断完善《目录》和《指南》的编制工作。同时,认真梳理政府信息,并将属于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在各自的网站或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子网页上公布。

    (三)加强了政府信息公开“两大平台”建设。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嘉峪雄关”门户网站进行了改版,在门户网站首页显著位置设置了“信息公开”专栏,开设了56个市直部门子网页,进一步强化“嘉峪雄关”门户网站的权威性。同时,大部分单位也在各自网站的显要位置开设“政务公开”专栏。此外,充分发挥市档案局(馆)等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方便社会公众查阅利用政府信息。进一步发挥政府公报公布政府信息权威性的作用,对栏目设置进行改版,增加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保证及时公布政府信息。

    (四)加强了对《条例》的宣传。2010年,我市各部门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墙报等多种方式,重点通过“嘉峪雄关”门户网站广泛宣传《条例》,扩大全社会对施行《条例》的知晓率与认知度。

    (五)强化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督查。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督查活动,强化落实,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重点检查各区、各部门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与公布等情况,督促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2010年我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000余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有:机构职能类信息,政策、规范性文件类信息,规划计划类信息,行政许可类信息,重大建设项目、为民办实事类信息,民政扶贫救灾、社会保障就业类信息,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环保能源类信息,科教文体卫生类信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类信息等。尤其对于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如每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事项以及《嘉峪关市城乡居民临时救助试行办法》、《嘉峪关市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嘉峪关市清除城市积雪办法》等规章制度,都能通过报纸以及政府网及时、准确、全面的公开,保证广大群众能够及时了解。
    (二)信息公开的形式。目前“嘉峪雄关”门户网站、市档案局(馆)等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是我市政府信息公开的两大平台。
    1.“嘉峪雄关”门户网站。据统计,2010年我市通过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000余条,发布规范性文件16件。
    2.公共查阅点。2010年,我市政府公开信息公共查阅场所共接待现场查阅政府信息的社会公众1376人次,2932卷(册)。
此外,2010年我市还通过《政府工作快报》、新闻媒体等其他形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000余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2010年,我市没有收到要求公开的政府信息申请。
    (二)申请受理情况。无。
四、咨询受理情况
    2010年,我市没有收到政务信息公开咨询受理的情况。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0年我市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申诉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收费及减免情况
    目前,我市政府信息公开不收费。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是部分部门、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经费与人员不够落实,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待加强。二是部分部门、单位公开《目录》编制不够科学,政府信息的科学分类还有待提高,主动公开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三是现有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公开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四是长效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考核和监督评议等配套工作制度有待健全。
    为此,2011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夯实工作基础,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各级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建设,在各区都要成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到位、责任到位。修订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指南》,从工作实际出发,进一步科学规范政府信息分类。继续完善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和监督评议等相关配套制度。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完善考核评估办法,建立社会评议考核保障制度,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深化公开内容,加大公开力度。着重抓好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环保、国土资源、城乡建设、房屋拆迁、财政资金运作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加大公共服务类信息公开力度,方便市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对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重大公共政策、产业政策和重要事项,如住房保障、促进就业、教育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政策及其实施细则等政策公开实行“三同步”制度,即政策文件、政策解读、新闻发布稿同步公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动政策落实。加大重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信息公开力度,稳步推进行政执法结果公开。
    三是拓展优化公开渠道,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切实做到公开及时、有效、便民。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第一平台作用,继续整合网站资源,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功能,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强化更新维护责任,升级搜索引擎,方便公众查询、检索。利用绩效评测的手段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增强公众参与功能。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政府新闻发布体系,及时披露和解读公众关注度高、公益性强、涉及面广的重要政策等政府信息。进一步规范政府公报、信息公开栏、电子触摸屏等公开载体建设。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作用。
    四是加强工作培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将政府信息公开纳入公务员培训计划,加强各级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专题培训,提高经办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五是稳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层面,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向基层延伸。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对三区及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积极推进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政府信息公开,探索建设一批“社区(农村)信息公开服务示范点”,依托居委会、村委会现有资源和设施,建立社区统一信息发布平台,为公众就近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 #turnpageflag#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