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嘉峪关市人民政府网站!今天是: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嘉峪关概况

发布日期:2025-03-06 10:5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嘉峪关市数据局

嘉峪关市因矿建企、因企设市、因关得名,是随着1958年酒泉钢铁公司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1965年设市,因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而命名,是全国四个不设区县的地级市之一,现辖雄关、钢城2个街道和新城、文殊、峪泉3个镇,共有31个社区、17个行政村(11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2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万亩,常住人口31.5,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居甘青蒙新四省区地理中心,是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冲、新亚欧大陆桥中转重镇、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甘肃西部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自古就有河西第一隘口”“边陲锁钥之称。境内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呈立体交通格局,国道G30线高速公路和G312线纵贯全境,嘉峪关火车站是河西走廊最大的铁路枢纽编组站,嘉峪关南站是兰新高铁重要交通节点,嘉峪关酒泉机场是亚欧航路上的4E级国际备降机场,被确定为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工业基础雄厚,生产要素富集。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和甘肃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具备千万吨优质钢铁、120万吨不锈钢、170万吨电解铝、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能力,形成了以冶金工业为主体,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力化工、新型建材、食品酿造为骨干的现代工业体系。嘉峪关工业园区(高新区)是首批国家低碳试点园区,连续12年荣获全省优秀开发区,嘉西光伏产业园被列为甘肃7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之一。国家石油、天然气、电力等6大能源网穿境而过,中核四0四国家核基地综合保障区落地建设,周边地区科研军工单位和大中企业聚集,是甘肃西部生产要素最富集、最活跃的地区。

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名胜古迹、戈壁湿地、雪山峡谷形态各异、精彩纷呈,丝路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魏晋文化在这里交汇交融,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黑山岩画、魏晋墓群地下画廊等50余处历史文化遗迹,有紫轩葡萄酒庄园、草湖国家湿地公园、东湖生态景区等一批国家4A级景区,方特欢乐世界、方特丝路神画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主题乐园。培育形成了国际铁人三项赛、国际短片电影展、长城马拉松等品牌节会赛事,打造了全国首部长城史诗剧《天下雄关》和首个长城实景夜游项目《天下嘉峪关》,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生态环境优美,城市特色鲜明。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连续30年开展绿化年活动,建成一批聚人气、生态效益良好的生态治理工程和公园绿地,形成了出门见绿、随处见景的绿色生态圈,绿化覆盖率41.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9平方米,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享有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美誉。城市小而精、小而强、小而特,现代气息浓厚,城镇化率达94.75%,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多项指标排名全省靠前,社会治理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全省共同富裕先行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品质生态宜居城和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功能定位,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地企协作、城乡一体、绿色发展、社会治理、民生幸福的典范城市,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排名全省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21元、30742元,均居全省第一位,连续两年八个季度获得省委、省政府奖励,四获“贡献奖”、四获“进步奖”,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