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嘉峪关市人民政府网站!今天是: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砥砺奋进 共筑食安雄关

发布日期:2023-11-30 11:1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嘉峪关日报

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过程中,我市紧扣“社会认可、群众满意”这个检验城市食品安全治理的根本标准,各部门齐心协力,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机制,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这是一组来自创建一线的数据:

全市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100%,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超过99%。

地表水、地下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业生产标准入户率100%。

牛羊、生猪、禽类全部实现定点屠宰并加赋二维码追溯,病死动物及畜禽屠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100%。

学校食品安全体系检查覆盖率100%,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100%。

食品类投诉举报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

一个个数据背后,是我市进一步织牢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的有力证明。

筑牢安全防线

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

市委、市政府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始终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大事来抓,深入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重点难点问题。

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全市“一盘棋”,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为抓手,强化党政同责,完善体制机制,创新食安监管方式,培育创建特色亮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连续5年获得省政府考核A级等次。

坚持问题导向

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成效明显

市食安办发挥统筹协调职能,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程严管,筑牢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屏障,全链条监管成效明显。

通过建立全域网格化监管机制,食品安全链条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向两头拓展,前端由农业投入品管控向耕地、水、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延伸,“三品一标”认证面积占耕地总面积57%。末端由餐桌安全向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延伸,实现食品安全全链条闭环管理。

同时,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食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9.6%,粮食抽检合格率达100%,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实施开展了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十大攻坚”行动,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100%,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100%,筑牢食品安全底线防线。

强化示范引领

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我市持续推进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积极探索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在创建工作中始终坚持先行先试,把示范创建中形成的长效制度机制,转化为推动食品监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在创新监管中形成的“三小”治理、“食安雄关”品牌建设、网络订餐“以网治网”、“小饭桌”综合治理等四方面新做法、新举措在全省推广,为“食安甘肃”建设贡献了“嘉峪关方案”,有力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同时,还建成了嘉峪关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大数据平台,针对食品生产企业特点,参照市场监管总局《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83个三级指标的食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级专业模型,信息全量收集、企业全息画像,评定ABCD信用风险等级,确定检查频次,实施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奋进新征程,扬帆再出发。食品安全无小事,保障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

如今,高水平的食品安全治理为我市赢得“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这块金字招牌,也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市将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新起点,准确把握食品安全新形势新任务,对标国家要求和先进城市经验,持续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以更高水平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