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向我打开了方便之门”——在“我在嘉峪关颂长城”主题诵读会上的致辞 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 叶舟
叶舟,著名诗人,小说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一级文学创作。著有《敦煌本纪》《凉州十八拍》《大敦煌》《边疆诗》《丝绸之路》《自己的心经》《我的帐篷里有平安》《诗般若》《大地醍醐》等诗文集。作品曾获得过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小说奖、《人民文学》年度诗人奖、《十月》文学奖、《钟山》文学奖、第四届施耐庵文学奖、第四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等。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甘肃省以“八个一”文化品牌为抓手的工作要求,全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11月9日,由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我在嘉峪关颂长城”主题诵读会上,“叶舟文学工作室”宣布成立。
感谢嘉峪关对我的厚爱!感谢这一块金光闪闪的牌匾!其实我知道,我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也是有限的,我只是充当了一个传承人的角色,但嘉峪关市授予我这块牌匾,设立这个文学工作室,其实是表达了这一方神山圣水对文化的尊崇,对文学的爱戴,对书写这个时代的一份信心。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这一刻,我深知嘉峪关向我打开了方便之门,向我敞开了天地之胸怀,也向我下达了出发的敕令,我自然不敢松懈,惟有砥砺前行,星夜兼程,用自己手中的这一支笔,去表达热爱,去践行这一份承诺。
在我看来,千里河西走廊,万里边塞长城,在这一片被雪山、沙漠、戈壁、绿洲所环抱的大地上,恰恰储藏着我们这个民族少年时代的梦想、追逐、求索和光荣,也蕴含着我们这个文明青年时期的不屈与坎坷,奔跑和凯歌。它是思想的仓库,同时又是行动的疆场;它是马上的气象万千、鞭指天下,同时又是马下的士农工商、五谷稼穑。甚至可以说,时至今日,它仍然珍存着我们这个伟大文化当中最为珍贵的黄金品质之一,那就是家国情怀,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的,一个有责任心的书写者,谁也逃不过这样的宿命,这样的历史律令。
在我的眼中,有两个嘉峪关,一动,一静,充满了确定性和可能性。嘉峪关关城,就是一种伟大的确定性,在过往的岁月里,它固若磐石,矗立在中国文化的边境地带,锁住了地平线,生发出了我们对远方的无尽想象。同时,它又用四季的大风和湍急的时间,带来了某种不确定性,也就是可能性:那些曾经金戈铁马的将士,那些曾经仰望北斗、眺望孤烟的诗人,那些络绎于途、不舍昼夜的商团与车马,又为后世描绘出了嘉峪关的烂漫传说,塑造出了有关这一块绿洲万千法相的辉煌金身,留存至今。
熟悉我的读者也都知道,我已经写出了河西走廊的西段,也就是109万字的长篇小说《敦煌本纪》,我也写出了河西走廊的东端,134万字的长篇小说《凉州十八拍》。作为河西走廊的儿子,这是我的一份报答与供养,也是一个书写者对伟大地理的礼敬!
此刻,我站在了嘉峪关,我已经听见关城的大门在缓缓打开,一碗烈酒已经烫好,这一块牌匾类似于我的“关照”。大地如疆场,太阳则是一匹无畏的骏马,天空也对我下达了命令: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