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发布日期:2024-11-27 16:5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嘉峪关市自然资源局

嘉峪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第三章 总体目标与战略

第一节 城市性质

第二节 空间策略

第三章 统筹划定各类控制线,构建国土空间新格局

第一节 重要控制线划定

第二节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三节 优化全域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第四节 优化全域规划分区

第四章 加强绿洲农业空间保护,统筹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 实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

第二节 统筹优化乡村空间布局

第三节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第五章 统筹生态保护与治理,确保绿洲生态安全

第一节 构建网络化生态保护格局

第二节 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

第三节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

第三节 提升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第六章 优化城镇开发格局,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

第二节 打造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节 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四节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第八章 保护传承文化价值,彰显戈壁明珠魅力

第一节 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第二节 提升历史文化活化利用

第三节 城市设计与国土空间魅力

第九章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西部明星城市

第一节 合理构建城市空间格局

第二节 优化规划分区和用地结构

第三节 景观塑造与风貌管控

第四节 建设高水平蓝绿网络

第五节 加强“四线”管控

第六节 打造高品质生活圈

第七节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

第八节 引导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第十章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发展支撑能力

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第二节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第三节 建设安全韧性城市

第十一章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共建嘉酒双城经济圈

第一节 重大设施共谋共建

第二节 区域生态共保共治

第三节 产业协同共进共赢

第四节 文旅联动全域发展

第十二章 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提升空间治理水平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

第二节 突出规划传导

第三节 构建实施保障机制

第四节 建设国土空间一张图信息平台

前 言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嘉峪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对《甘肃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细化落实,是嘉峪关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纲领,是嘉峪关市国土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

《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规划》结合全市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和资源禀赋,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细化落实省级规划总体目标和战略布局,加强区域协同、突出绿色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保障产业发展空间,优化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体系。《规划》强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促进各类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向镇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等下位规划传导各类管控指标及要求,以“一张图”平台为基础促进嘉峪关市国土空间实现高水平治理。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地处祁连山北麓的戈壁平原地带,三面环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扇形由西南向东北收敛,南部东段为文殊山的北坡,最高峰海拔2228米,西段戈壁与祁连山北麓毗邻,北部西段为黑山东端,最高峰海拔2722米,东段为早更新世晚期隆升的残丘及古河道地区地下水溢出形成的沼泽,西部为砂砾石戈壁滩;东部为绿洲,中部为中心城区,城区外围由农田、林草构成环形绿洲。东与酒泉市肃州区接壤,距甘肃省省会兰州760公里;西连石油城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倚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枕黑山,与酒泉市金塔县相连接。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关城周边地形险要,自古以来为军事要地和交通要冲。嘉峪关市因关得名,因企设市,城市南端是高耸入云的祁连山及其支脉文殊山,北偏西是北山支脉黑山,北偏东是茫茫戈壁,南北两山相夹,宽仅15千米,文殊山向北延伸至关城北坡下与黑山邻接,形成河西走廊仅有的“锁钥之地”。

专栏1  嘉峪关市主要自然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全市陆域面积1224平方千米。其中,农用地364.36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的29.76%,未利用地727.24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的59.41%;建设用地132.53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的10.83%。

2.水资源。讨赖河是嘉峪关市的主要河流,发源于祁连山脉,是流经嘉峪关市境内的唯一常年有水河流。目前全市已建成大草滩水库,主要用于酒钢集团工业用水;农业用水通过讨赖河农业渠首的南、北干渠引水灌溉;生活及部分工农业用水通过嘉峪关水源地、北大河水源地、双泉水源地、大草滩水源地、黑山湖水源地、新城水源地六大地下水水源地供给。

3.矿产资源。嘉峪关市矿产资源矿种少,以非金属矿为主,但金属矿产地相对集中。嘉峪关的铁矿、重晶石、石灰石、白云岩、造型粘土5种矿种居甘肃省前三位。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1个矿种,产地40多处,其中铁、锰、铜、金、石灰石、芒硝、造型粘土、重晶石等为优势矿产。镜铁山矿铁矿石总储量为4.83亿吨,是国内最大的坑采冶金矿山;西沟石灰石矿储量为2.06亿吨,为露天开采,年产量80万吨;大草滩造型粘土总储量为9800万吨。

全市资源环境脆弱,城乡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迫在眉睫,国土开发保护利用现状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嘉峪关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生态环境脆弱,水土要素是空间治理的重点。生态环境整体脆弱,保护压力大。由于客土绿化、水资源稀缺,长期以人工为主导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差、脆弱性显著,对水资源依赖性强,自我修复能力差。嘉峪关市降水量低,蒸发量高,地下水可开采量较少,水生态系统脆弱,湿地功能退化;经济社会供水安全存在风险,生态环境用水保障程度低;城市河湖水系连通不畅;滨水空间景观体验单一,水文化元素融入不足。

城市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嘉峪关期间指出,“嘉峪关市城市很不错”“建设得好、管理得好”“希望进一步提高城市品质”。嘉峪关市中心城区大型公园绿地分布均衡,缺少街头小游园、口袋公园、社区公共绿地,城市绿道建设品质不高、缺少互动空间。城市迫切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实现城市精致化、品质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方面,农村经济水平低,农业产业以种养殖为主,产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较低,耕地碎片化程度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人口融合方面,候鸟式农村人口和外出打工人口占比高,城乡人口深度融合受土地约束明显。空间融合方面,农村居民点集中分布在主要交通轴线上,整体布局分散,除城郊村(嘉峪关村部分村组、安远沟村、河口村)常住人口较多外,其他村庄常住人口较少。设施服务融合方面,大部分优质教育、医疗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区,乡村地区医疗水平覆盖度较低,城乡医疗、教育水平差异明显。

区域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弱,协同发展迫在眉睫。嘉峪关人口和经济总量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酒泉市人口和经济总量居中,同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于中等水平。嘉峪关虽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但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在甘肃各市州中排名靠后。与周边城市新疆哈密、青海格尔木近10年发展相比,其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嘉峪关市和酒泉市。嘉酒两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敦煌莫高窟和嘉峪关关城为国家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金塔胡杨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嘉峪关关城、方特欢乐世界等旅游资源享誉海内外。嘉峪关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嘉峪关关城作为长城文化的标志性建筑,长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文化价值亟待多维度发掘提升,丝路文化、魏晋文化、边塞文化、黑山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国家战略实施为嘉峪关发展提供新机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交通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相继推进实施,为嘉峪关发挥交通区位、装备制造、新能源转化放大的本底优势,统筹推进产城融合发带来了新机遇。

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为嘉峪关建设和美乡村,推动全域城市化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嘉峪关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乡村风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了重大机遇。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嘉峪关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的工作部署,为嘉峪关市赢得了更多关注和争取政策支持的机会。

甘肃省实施“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战略为嘉峪关融入区域发展带来新机遇。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提出“培育形成以兰白都市圈为核心,天水、酒泉—嘉峪关、庆阳—平凉重点城市组团为支撑的城镇化中心格局”进一步明确了嘉峪关与酒泉市协同发展,推动酒嘉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产业支撑力,提高国际化和区域服务能力。作为省级城市化地区,将有利于在文化旅游、新能源装备制造及研发,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建设等方面争取国家和区域政策、重大项目的机遇。

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治理面临新挑战。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面临农业耗水高、工业用水需求大、生态用水需保障的三重任务。发展节水农业需要综合解决耕地碎片化严重,耕地土层薄,农田水利设施老旧等众多任务。绿洲农业和生态环境受区域气候影响不稳定,土地沙化敏感、湿地功能存在退化风险,人工生态系统对水资源依赖性强,自我修复能力差。

碳达峰碳中和对优化能源结构提出新需求。嘉峪关市一次能源资源匮乏,新能源开发利用比重较低,2020年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新能源占比不足30%。同时,全市高耗能产业比重大,能耗水平高,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性强,碳中和、碳减排受工艺改造成本影响,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新能源转换放大战略势在必行。

高质量发展对国土开发利用提出新要求。质量发展阶段,原有规模驱动、粗放利用的空间开发模式难以为继,必须深化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更加注重节约集约,更加注重存量空间资源盘活利用,着力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促进资源要素在区域和城乡之间合理配置,提升空间功能品质,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

人口结构变化对空间布局提出新导向。根据全国人口七普数据,嘉峪关市常住人口约31.27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1.17%,远高于国际老龄化标准,全市抚养比从2010年的28.91%上升为37.14%,社会养老面临新挑战。随着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逐步推进,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增长,需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全域城镇空间布局,为实现全龄友好型社会提供空间保障,推动全域城市化建设。


第三章 总体目标与战略

第一节 城市性质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文化旅游名城,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甘肃省冶金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甘肃省省域副中心。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充分发挥嘉峪关区位优势,以公路网、轨道交通网、嘉峪关酒泉机场为支撑,以大型物流中心为枢纽,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嘉峪关国际空港和铁路口岸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酒泉市合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全国文化旅游名城,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抓手,深度挖掘旅游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实现景城融合,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甘肃省冶金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以钢铝主导产业为支撑,以转换放大新能源优势为突破,以核技术及装备制造为补充,以工业园区为主要产业承载区,着力构建“2+6+N”产业体系集群,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壮大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甘肃省省域副中心。联合酒泉,合力建设嘉酒双城经济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条件和产业互补优势,提升中心城市规模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将嘉峪关建设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国际文化交往门户,更好地发挥对周边省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二节 目标与愿景

国土开发格局优化,建设协调有序国土。到2035年,基本形成以网络化交通干线为支撑的定位清晰、功能互补、协调高效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人口、经济、产业有序集聚、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健全共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紧密融合、协同推进。

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建设高效经济国土。到2035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土空间服务人口能力持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集约、绿色、低碳、循环的资源利用体系基本建成。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宜居国土。到2035年,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自然资源用途管制、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建成,美丽宜居的城市全面建成。

全域融合发展推进,建设和谐均衡国土。到2035年,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功能品质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显著缩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均衡,全域城市化发展格局目标基本实现。

区域协同联动加强,建设开放合作国土。到2035年,嘉酒双城经济圈全面建成,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深;与周边市县在生态治理、产业发展、城镇功能布局、重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

2050年愿景。打造产城融合的典范、地企协作的典范、城乡一体的典范、绿色发展的典范、社会治理的典范、民生幸福的典范,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嘉峪关。

嘉峪关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主要指标表

指标项

指标属性

基期年

2025年

2035年

指标层级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平方千米)

约束性

118.87

118.87

118.87

市域

用水总量(万立方米)

约束性

19899.93

20600

依据上级下达指标确定

市域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亩)

约束性

5.90

7.30

7.30

市域

耕地保有量(万亩)

约束性

11.85

11.44

11.44

市域

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

约束性

/

1.1607

1.1607

市域

森林覆盖率(%)

预期性

16

16.5

依据上级下达任务确定

市域

湿地保护率(%)

预期性

21.81

21.81

21.81

市域

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

预期性

9.71

9.71

9.71

市域

水域空间保有量(平方千米)

预期性

22.09

24.86

24.86

市域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预期性

100

100

100

市域

自然和文化遗产(处)

预期性

43

43

43

市域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

预期性

30

≥40

≥50

市域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平方米)

预期性

114.82

依据上级下达指标确定

依据上级下达指标确定

市域

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立方米)

预期性

67.03

依据上级下达指标确定

依据上级下达指标确定

市域

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地耗(平方米)

预期性

47.98

依据上级下达指标确定

依据上级下达指标确定

市域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预期性

7.76

≥8.1

≥8.5

市域

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张)

预期性

21.1

≥45

≥50

市域

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预期性

/

≥50

≥60

市域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

预期性

100

100

100

市域

第二节 空间策略

强化底线约束。践行“两山”理念,坚持底线思维,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构建安全韧性的生态网络体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围绕全省“四屏一廊、两主三辅”生态安全格局,紧盯河西祁连山内陆河水源涵养与防风固沙国土空间保护屏障建设,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全域统筹策略。树立全域“一盘棋”理念,立足保护和发展相统一的视角,处理好近期与长远的关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类资源,合理确定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明确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底线和发展上线,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安全韧性的国土空间新格局。

区域协同策略。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强化区域服务与辐射带动作用,以交通直连直通、产业互补协同为主要支撑,加快推进嘉酒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好嘉峪关和酒泉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引领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推进嘉峪关、酒泉、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敦煌研究院、酒钢(集团)公司“两地三企一院”合作,构建多中心、网络化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

高效集约策略。全面实施资源利用总量和强度控制,形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上限约束为导向的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文化引领策略。以“长城文化”为龙头,融合“丝路文化”“黑山文化”“魏晋文化”“工业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城市,力争将嘉峪关市建成全国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全域城市化策略。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融入“历史人文、田园城市、全域城镇”理念,探索城乡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按照一流城市的标准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优化要素资源空间配置,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安全韧性、功能复合的城乡生活圈,打造疏密有致、精致细腻、活力多元的宜居家园,打造全国全域城市化样板城市。


第三章 统筹划定各类控制线,构建国土空间新格局

第一节 重要控制线划定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落实省级规划下达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严格控制各类非农建设及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严格执行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制度。将新城镇和文殊镇灌溉条件好、集中分布的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划入耕地全部为水浇地,耕地质量等级平均等为10.45等。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628公顷(11.4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4868公顷(7.3万亩)。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控。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依法划定后,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

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占用与补划。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坚决遏制“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特别是高标准农田“非粮化”,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依法占用的,应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基础上,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的要求,选择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地块进行补划。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按照应划尽划、应保尽保的原则,全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18.87平方千米,包括甘肃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公园、嘉峪关戈壁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部分。

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依法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内用途管制、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加强人为活动管控。严格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管理,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内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区域,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严格控制城镇开发边界外空间开发管控。城镇开发边界外不得进行城镇集中建设,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允许交通、基础设施及其他线性工程,军事及安全保密、宗教、殡葬、综合防灾减灾、战略储备等特殊建设项目,郊野公园、风景游览设施的配套服务设施,直接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必要的服务设施和城镇民生保障项目。城镇开发边界外独立选址的项目,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要求。

历史文化保护线划定。包含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历史建筑的建设控制地带界线。包括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城、长城、魏晋墓、黑山岩画);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酒泉航空站旧址);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保护线内的各项活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自然资源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甘肃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管理。

第二节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细化落实《甘肃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确定的“嘉峪关市为城市化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战略,结合“双评价”“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以及“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细化全市3个镇的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逐级传导,分类精准施策。

确定乡镇主体功能定位。农产品主产区。共1个乡镇,为新城镇,是嘉峪关重要的特色农业和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区,新城镇统筹农业发展和草湖保护,减少地下水开采,维育湿地功能。城市化地区。共2个乡镇,为峪泉镇和文殊镇,是保障区域发展战略落实,推动嘉峪关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引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核心区域。文殊镇需要兼顾保护讨赖河地质大峡谷、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脆弱地区。

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将历史文化资源空间分布较集中的峪泉镇、新城镇2个镇确定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

实施差异化管控指引。农产品主产区,优化形成与水土光热条件相匹配的农业生产布局,集中连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水资源保障力度,完善灌溉设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稳定粮食生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严格管控各类开发活动,落实国家支持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各类政策,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积极推行废弃矿山修复、讨赖河生态修复治理、草湖湿地生态修复,争取生态修复治理同文旅、康养产业项目一体化实施,包括生态环境修复、生态+农业、生态+康养文旅、环保产业。城市化地区,重点推进嘉峪关酒泉双城经济圈建设,合理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加强各类要素集聚集约发展,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无序增加。合理扩大中心城区规模,适度增加产业园区发展空间,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化发展区集聚,健全完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体系,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三节 优化全域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构建“一屏两廊两区、一核双轴多点”总体格局。一屏两廊两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防风固沙。一核双轴多点:协同区域关系,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

一屏固底。发挥黑山、讨赖河地质大峡谷、文殊山、草湖湿地、国家级公益林的生态屏障作用,减少人为扰动,维育区域生态环境,增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功能。

两廊织网。即讨赖河生态景观廊道、西北防风固沙廊道。加强讨赖河生态治理,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围绕S06防护绿带、断山口河、农田防护林构建西北防风固沙廊道,保护绿洲、农业和城市生态系统。

两区维育。即戈壁绿洲综合治理区、戈壁荒漠综合治理区。戈壁绿洲综合治理区重点保护草湖湿地资源,加强河湖水系连通、林田村综合整治,提升戈壁绿洲的生态韧性;戈壁荒漠综合治理区以生态维育为主,整治修复历史矿山地区、保护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戈壁滩发展光伏产业。

一核引领。即嘉峪关中心城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城市治理,提升城市品质,与酒泉市共建嘉酒双城经济圈,完善区域中心城市职能。

双轴协同。即围绕嘉酒协同发展轴,加强嘉峪关市与区域周边城市联动发展;依托长城国家公园嘉峪关段建设契机,加强历史文化保护轴的传承利用,融入区域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

多点支撑。围绕中心城区,联动峪泉镇、新城镇、文殊镇、新型农村社区、景区景点、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

第四节 优化全域规划分区

城镇发展区。该区域指城镇集中开发建设并可满足城镇生产、生活需要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各镇镇区,区内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理方式。城镇发展区占全域国土总面积的8.95%。

乡村发展区。该区域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外,为满足农林牧渔等农业发展以及农民集中生活和生产配套为主的区域,包括村庄建设区、林业发展区和一般农业区。乡村发展区占全域国土总面积的20.27%。

乡村发展区应以促进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导向,按照“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方式,根据具体土地用途类型进行管理,统筹协调村庄建设、生态保护,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发展配套设施用地。村庄建设应严格按照法定村庄规划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乡村发展区内允许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以及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而进行的村庄建设与整治;严禁集中连片的城镇开发建设。在充分进行可行性、必要性研究的基础上,不影响安全、不破坏功能的前提下,该分区允许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廊道,并应做好相应的补偿措施。

矿产能源发展区。该区域指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能源安全与矿业发展的重要陆域采矿区、战略性矿产储备区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区。新能源主要分布于嘉西、嘉北光伏产业园、阴洼沟、十八里沟南口、大黑山等区域内;矿产资源开采主要分布在黑山区域;西气东输、西油东送通道主要分布在兰新铁路和连霍高速通道之间。矿产和能源发展区内的开发利用行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合理调控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严格矿产开发准入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有矿区按绿色矿山标准实行开采,开采期结束后应采取生态修复手段恢复矿区地质环境。城镇开发边界外独立选址的矿产能源项目,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矿产能源发展区占全域国土总面积的22.02%。

农田保护区。该区域是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需严格保护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新城镇、文殊镇相对集中且用水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农田保护区按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相关要求进行严格管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占全域国土总面积的4.00%。

生态保护区。该区域指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或生态敏感脆弱、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陆地区域。划定生态保护区占全域国土总面积的9.71%。主要分布在甘肃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公园、嘉峪关戈壁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进行管控,同时设定动态性跟踪评估机制,自然保护地发生调整时,生态保护区按程序进行相应调整。

生态控制区。该区域指除生态保护红线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强化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划定生态控制区占全域国土总面积的35.06%。包括讨赖河干流、主要自然冲沟,区内以河流水面、灌木林地、乔木林地、水源保护区等为主,旨在增强区域的生态功能和生态风险防御能力。区内重点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采取“分区准入+名录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导管控,强化用途管制。


第四章 加强绿洲农业空间保护,统筹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 实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至203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44万亩,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新城镇和文殊镇农业生态环境修复及提升区为重点实施区域,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农田灌溉设施节水改造、农田防护林网及田间道路配套建设等,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35年,逐步将全市7.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确保耕地平均质量等级提高,粮食亩产增加。

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管理。储备区内耕地补划前按一般耕地管理和使用,并根据补划和土地综合整治、农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复垦等新增加耕地情况,结合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对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进行补充更新。

加强耕地保护和生态治理。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增强防风固沙能力。强化农田耕地生命共同体的建设,发挥农地复合景观功能,实现景观与农业的相互融合。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对存在污染的土地按照有关要求立即停耕,保障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生态安全。

第二节 统筹优化乡村空间布局

乡村产业发展格局。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社会经济、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容量等因素,统筹考虑区域功能与开发程度、空间聚集与产业融合,规划“三区两带多基地”农业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构建布局合理、功能明确、集聚发展的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专栏2  “三区两带多基地”农业总体布局

1.“三区”。即城郊都市农业示范片区、东部戈壁生态农业示范片区、南部沿山循环农业示范片区。

(1)城郊都市农业示范片区。包括峪泉镇嘉峪关村、黄草营村、新城镇安远沟村、文殊镇河口村等区域,引导农业发展逐步向都市农业转型,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特色精品为核心培育优势农业品牌。

(2)东部戈壁生态农业示范片区。包括新城镇长城村、新城村、观蒲村、中沟村、泥沟村、横沟村,以及文殊镇的远郊区部分。扩大经济作物、制种和蔬菜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借助园区和龙头企业,提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结合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开发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在新城镇野麻湾村等远郊地区,推动戈壁设施农业、畜禽养殖的集中化、园区化和规模化。依托园区健全现代农业产业链,进行科技成果和现代装备展示,发展农产品加工,改造升级农产品交易市场。

(3)南部沿山循环农业示范片区。包括文殊镇文殊村、塔湾村、冯家沟村、石桥村、团结村。重点发展制种和草畜产业,构建草畜循环、农牧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格局。加快设施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区建设,推广“有机肥(基质)—无公害农产品”循环模式,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创建。

2.“两带”。即蔬菜生产与经济制种高效产业带、制种与草畜业复合产业带。

(1)蔬菜生产与经济制种高效产业带。涉及峪泉镇、新城镇北部、文殊镇西部,耕地集中、灌溉便利,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和高效经作制种,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蔬菜产业的园区带动力和经作制种基地的集中度,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打造若干具有比较优势的设施农业引领区、休闲观光体验区。

(2)制种与草畜业复合产业带。涉及文殊镇南部和新城镇东部,充分发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区域比较优势,重点围绕花卉制种、草畜循环农业、特色林果等产业,依托主要农业园区,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规模效益。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助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3.“多基地”。围绕精细蔬菜、现代牧业、特色林果、休闲农业,对接国家、甘肃省重点推进的园区和扶持项目,逐步完善市域生产-加工-销售体系。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园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等。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优化功能区构建产业带。突破行政区划和乡镇职能,以特色产业为牵引,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聚集成势,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农业现代化制度性重构。在全市三镇规划建设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公共配套齐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活交通便利、有区域带动力和产品创新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

分类引导乡村有序发展。全市划分集聚提升类村庄7个、城郊融合类村庄5个、特色保护类3个、搬迁撤并类1个和其他类村庄1个。以镇域为单元统筹编制村庄规划,合理安排生产空间,打造宜居生活空间,保护修复生态空间,保护乡村历史文化,强化综合防灾,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民居风貌、农业景观。

专栏3  市域村庄分类与建设要求

1.集聚提升类。指在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村庄。适当预留和保障建设用地指标,引导周边自然村、搬迁撤并类村庄居民向中心村集聚。包括横沟村、野麻湾村、新城村、团结村、塔湾村、文殊村、冯家沟村。

2.城郊融合类。指位于城市近郊区、峪泉镇镇区所在地、乡镇驻地的村庄以及具有向城市转型条件的村庄。将该类村庄与城镇建设空间进行统筹规划安排,推动与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市政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包括嘉峪关村、中沟村、安远沟村、河口村、石桥村。

3.特色保护类。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具有保留价值的村庄。重点保护村庄的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保护村庄内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合理利用村特色资源,做好生活设施便利化、现代化的改造提升。包括长城村、观蒲村、黄草营村。

4.搬迁撤并类。指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或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对于该类村庄,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活动,引导其向城镇或周边中心村集聚。包括断山口村。

5.其他类。指目前暂无法确定类别、看不准、需进一步观察和论证的村庄。制定村庄建设负面清单,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和要求。村庄分类明确之前暂不安排重点项目和新增建设用地。包括泥沟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村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先保障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宜居生活配套,鼓励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提升农村垃圾治理水平。全面整治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鼓励以乡镇为单元,就近联合建设中小型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试点和垃圾分类站点建设。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靠近城市和工业园区周边的村镇污水,纳入城市和工业园区污水厂集中处理。鼓励有条件的镇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保障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提标改造空间,结合实际配套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建立粪污收集运转体系。

加强乡村建设控制与政策配套。加强村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综合整治,合理引导农村闲置宅基地用于农产品加工、储藏等功能,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规划至2035年,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人均村庄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等按照省级下达指标和相关规定执行。坚持农村“一户一宅”制度,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宅基地的建设应当符合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要求,优先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重点保障农村产业与人居环境改善的用地需求。新编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支持乡村发展,优先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以及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按照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年)》的通知要求,积极落实关于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文化旅游、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指引。

第三节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农用地综合整治。通过土地平整与改造、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完善、并配套机耕路、渠道及周边绿化等,围绕粮食功能提升,适度开发宜耕后备资源,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重点推进新城镇、文殊镇农用地综合整治工程,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重点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低效利用和闲置土地进行综合整治,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逐步优化乡村居民点布局,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全市农村居民点可整治总规模为273.24公顷。其中,新城镇农村居民点可整治规模占42.23%;文殊镇农村居民点可整治规模占40.90%;新城镇农村居民点可整治规模占16.87%。

加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划管控。在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统筹存量和增量两个部分,开展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评估和潜力评估,确定规划期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规模。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布局以存量空间统筹开发利用为主,严控增量空间。

高效开展废弃土地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积极复垦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和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以整治潜力较大的新城镇和文殊镇为重点区域,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增加耕地面积;以宜耕后备土地开发潜力较大的泥沟村和横沟村为重点区域,在不破坏生态、不影响林地保有量和森林覆盖率目标、不涉及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脆弱地区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


第五章 统筹生态保护与治理,确保绿洲生态安全

第一节 构建网络化生态保护格局

构建以主要山体为骨架,以主要流域为经络,以重要湖泊湿地、水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等为支撑,形成“一屏、两廊、多楔”的生态保护总体格局。

一屏:加强以黑山、公益林、自然保护地、基本农田等为核心的外围生态屏障整体保护,维育区域生态植被,强化防风固沙,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两廊:依托讨赖河生态综合廊道、西北生态安全防护带两条生态廊道,构建具备维育基本生态服务、丰富生物多样性、强化防沙治沙等多功能的生态廊道体系。

多楔:由城市公园、园林绿地、农田防护林带等组成城市组团间绿楔,拓展城市绿色空间。

第二节 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成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全市自然保护体系,包括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公园(甘肃嘉峪关戈壁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公园)。至2035年末,全市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不少于118.87平方千米。

自然保护地实行差别化管控。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核心保护区内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为活动。自然公园原则上按一般控制区管理,限制人为活动。

第三节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

划定生态修复分区。按照自然条件一致性以及生态系统相对完整性原则,将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划分为八个二级分区,包括西北部山体生态维育区、西部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区、北部荒漠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区、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区、东北部湿地生态系统保育提升区、南部文殊山防风固沙综合整治区、西南部生态保育区及中部城市生态系统优化修复区。

专栏4  生态修复分区修复策略

1.西北部山体生态维育区。黑山区域地表植被稀疏,风化剥蚀严重,区域风蚀强度为中度剧烈。生态修复过程应以山体地貌形态自然维育和矿山地貌修复整治为主,降低开矿等人类活动对自然地表地貌及植被的破坏和干扰,促进地表植被自然恢复,增强山体的水土保持和抗风蚀能力。

2.西部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区。G312两侧草地茂盛,植被覆盖度较高,形成天然牧草地,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光热条件较好,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较高,生态修复方向以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生态修复类型以自然保育恢复为主,可适当发展部分光伏产业,减少区域蒸发量,改善植物的生存环境,有效促进自然植被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北部荒漠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区。该区域防风固沙功能极低,生态修复应以荒漠戈壁防风固沙能力提升为主,大力建设防风固沙带的综合防护体系。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控制土地沙化,防治荒漠化与盐渍化。该区域可积极引导光伏产业布设,采用光伏电站开发和荒漠治理相结合的模式。

4.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区。主要生态修复方向是在农田综合整治区内“见缝插绿”,并与周边农田相结合,形成观光农业,使其成为人们休闲游憩场所。区内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合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建设休闲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有效降低单位耕地耗水量,减少农业用水总量,发挥农田生态系生态涵养功能。

5.东北部湿地生态系统保育提升区。该区域植被类型以天然荒漠植被和人工公益林为主,生态修复应加大湿地恢复和防护林建设工程,因地制宜改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能力,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遏制流沙侵袭,防止荒漠化加剧,保障绿洲安全。

6.南部文殊山防风固沙综合整治区。生态修复方向以提升防风固沙的服务能力为主,生态修复类型以自然保育恢复为主,利用植物自然繁衍能力培育防风固沙带,遏制流沙侵袭,防止荒漠化加剧,保障绿洲安全。

7.西南部生态保育区。该区域植被覆盖度低,生态敏感性较高,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相对较低。生态修复应一方面以防沙治沙工程为重点,大力建设综合防护体系,加强管理力度,减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活动,恢复植被体系,致使生态服务水平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光伏产业布设,采用光伏电站开发和荒漠治理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治沙+生态恢复+发电”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型生态治理新模式。

8.中部城市生态系统优化修复区。城市生态系统修复以城市绿地为源点,以讨赖河生态廊道、组团防护绿地、农田防护林带为生态廊道,相互贯通,构建城市网络生态系统,增强城市生态韧性。由内向外依次构建“城市公园绿地、生态廊道、外围防护绿带”的网络结构,在城区不断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廊道景观,增加公园与休闲绿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扩大生态用地空间。

生态修复重点区域。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包括历史矿山生态修复区、光伏治沙生态修复及提升区、农业生态修复及提升区、水生态治理与景观提升区、城市生态环境修复及品质提升区、湿地保护及防风固沙生态修复区6个重点区域。

第三节 提升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指标,提高地区农业、城镇和工业节水水平,提高用水效率,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体系。

严格落实甘肃省下达的用水指标,优化各类用水结构、提高单位用水效益,至2035年,争取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41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5。按照以水四定原则,规划至2035年,全市用水总量依据上级下达指标确定。通过节水和提高中水使用率,促进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业、农业、生活和生态用水结构得到逐步优化。

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地下水涵养与储备,从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水安全风险、推进水生态保护的角度,统筹讨赖河地表水资源开发,逐步推进地下水置换。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换代,降低万元工业生产值用水量和高耗水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源头,形成区域性城市中水回用系统,将各系统联片提高供配水能力,逐步在全市范围形成中水供水网络。

水安全管理和水域空间管控。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核心,加强供水厂、供水管网建设和提质改造。严格控制影响水功能区管理目标的新增取用水行为,严格控制新建、改建、扩建与保护无关的工程,经审批的保护区原则上不得进行范围缩减和功能调整。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以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水源地各级规模以上取水口为重点,建立健全取用水管理和用水统计长效机制。草湖湿地周边区域,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通过高效节水、调整种植结构、水源置换等措施,逐步压减地下水取水量。严格管控各类水域岸线利用行为。河湖管理范围内的岸线整治修复、生态廊道建设、滩地生态治理、公共体育设施、文体活动等,依法按照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或河道管理范围内特定活动审批事项办理许可手续。

林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按照西部维育、中部增量、北部防护、东部提升的思路,加强小红泉公益林、嘉北交通绿廊、嘉东农田林网的森林资源优化与增量,重点做好交通廊道、绿洲边缘和城市内部的生态绿化建设,综合提升草湖湿地和小红泉公益林的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等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护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环境。加强抚育工作。根据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取适宜生长的树种进行植树造林工作,合理运用造林技术,提升植树造林成效。加强退化林地的修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森林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加强重点区域退化林地生态治理。在不破坏生态、不影响林地保有量和森林覆盖率目标的前提下,重点加强绿洲边缘、湿地周边、河流两岸的林草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保护和恢复林(灌)草植被,实现生态治理重点区域生态状况明显好转。加强监管。应用信息化平台,对林木区域实施动态监测,及时获取森林保护的信息;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和凭证采伐的管理制度,不得将天然林改造为人工林,不得擅自将公益林改为商品林,在林木采伐和森林开发的过程中,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对木材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督,做到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重视森林培育工作,注意森林防火,加强对林木病虫害的防治。

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市湿地包括沟渠、灌丛沼泽、湖泊水面、坑塘水面、内陆滩涂、水库水面、沼泽草地和沼泽地。沼泽湿地为草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以沼泽地和沼泽草地为主的湿地;人工库塘湿地主要是湿地公园内拱北梁水库周边的灌丛沼泽。规划至2035年,全市湿地面积保持稳定。严格湿地资源保护与管控。禁止擅自征收、占用重要湿地以及自然湿地;禁止开(围)垦填埋排干湿地、永久性截断湿地水源、向湿地超标排放污染物等破坏湿地行为,切实维护湿地生态功能,确保全市湿地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破坏、质量不降低。加强湿地生态功能修复。重点加强草湖湿地生态景观修复,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境,建立较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采用污染清理、自然湿地岸线维护、河湖水系连通、植被恢复等手段,着力解决湿地景观破碎和湿地功能退化的问题,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市草地面积较少,主要为天然牧草地和其他草地两类。天然牧草地以高山草甸植被为主,主要分布在兰新铁路和连霍高速走廊两侧区域,对天然牧草地进行严格保护,禁止占用。强化对其他草地的生态修复。对位于绿洲边缘的草地植被重点进行生态修复与系统重建,选择灌草等植被类型,提高其水土保持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位于嘉西、嘉北大面积戈壁荒滩内的草地植被,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合理利用;适度开展沙化土地治理,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增加植被覆盖度。至2035年,规划市域草地面积总体保持稳定。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配置引导布局,全市设置勘查规划区块2个,包括嘉峪关市十八里沟南口金矿外围普查、嘉峪关市大黑山白云岩矿外围普查。设置开采规划区块6个,包括嘉峪关市格拉子沟北建筑用石材、嘉峪关市煤炭中心北建筑用砂矿、嘉峪关市煤炭中心南建筑用砂矿、嘉峪关市木兰城建筑用石材、嘉峪关市季水河建筑用砂矿等5个砂石土集中开采区。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新建矿山严格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生产矿山加快绿色升级改造,逐步达标。在矿业权出让、延续等审批中,明确矿业权人落实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到2035年,全市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第六章 优化城镇开发格局,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

人口与城镇化率。至2025年,嘉峪关市域常住人口规模34万人,中心城区人口3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95%。至2035年,嘉峪关市域常住人口规模38.52万人,中心城区人口为37.61万人,市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96%。

构建“1+2+N”全域城市化空间格局。以中心城区(含峪泉镇)为核心,新城、文殊镇区和乡村发展组团为重点,打造“1+2+N”全域城市空间载体,“1”即中心城区(含峪泉镇区),“2”即新城、文殊两个新型镇区,“N”即多个乡村发展组团,优化“中心城区—重点镇—乡村发展组团”三级城镇体系等级结构。

构建城镇规模等级结构。构建“Ⅰ型小城市(35万人以上)—新型镇区(0.5-1万人)—乡村发展组团(0.1-0.3万人以下)”三级城镇规模结构体系。

中心城区中心城区是吸纳全域人口城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完善城市组团功能,推动发展要素、城市功能等进一步向中心城区集聚,优先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推动新老城区协同发展,统筹布局产业、科创、政务、生活、休闲功能,以产业创新、文旅服务和智能创造为引领,提升城市综合能力。

新型镇区。即新城镇镇区和文殊镇镇区,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趋势,建设集农业服务、休闲旅游、交通集散、商业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特色生产生活新平台。

乡村发展组团按照整合区域资源、跨村抱团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规模化戈壁设施农业、关城文旅特色、都市休闲农业三类多个乡村发展组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城镇职能定位与特色指引。峪泉镇融入嘉峪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嘉峪关关城5A级景区为核心,依托关城、方特丝路神画等旅游资源,整体提升关城大景区环境风貌,打造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户外拓展、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区,引导农户围绕农旅融合产业增收致富。新城镇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龙头企业、草湖湿地公园和魏晋墓历史文化资源,将新城镇打造为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宜居宜游的田园乡村。文殊镇依托近郊优势,延伸城市各项公共设施。围绕土地综合整治,整合耕地和村庄建设用地等各类资源,围绕都市农业、休闲体验农业建设田园乡村。

专栏5 乡村发展组团指引

野麻湾-长城-中沟-新城-观蒲组团。建设规模化戈壁设施农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农业气象观测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地力肥沃、设施齐全、科技先进、高产高效、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探索规模化经营、智能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等一条龙生产新模式。

团结-石桥-塔湾-冯家沟-文殊组团。建设优质果蔬设施农业。聚焦优质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广应用现代化农业设施、生产设备,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跨村整合零星空间,促进组团内各村实现村与村之间的要素流动与指标统筹,推动特色林果、高原夏菜、鲜食玉米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

关城农文旅融合发展组团。嘉峪关村加强整体规划、整体建设,建设精品街区,发展特色民宿,促进文旅消费,打造富有长城文化和边塞风情的特色旅游区。黄草营村加强与悬臂长城的整体开发,优化休闲设施品质,发展长城观光游、户外休闲游、农事体验游、文化创意游等特色旅游。

河口建设都市发展组团。建设景区型村庄,拓展旅游、康养、科普等功能,发展家庭游、康养游、研学游,串联度假村、魅花海栈道、游乐园,布局休闲娱乐、户外拓展、农耕体验设施,打造康养研学基地。开展农事节庆文化活动,举办农民丰收节和文化节庆活动,开展观花节、采摘节、品尝节、农耕节、民俗文化节等具有乡村特色的农事活动。

安远沟城市农业公园、都市农业休闲组团。建设城市农业公园,发展乡村美丽经济,打造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体验式的农耕文化。打造特色民俗旅游区,建设亲子体验休闲研学基地。整合农民房屋、村集体用房、闲置农房等资源发展乡村民宿。

泥沟康养旅游组团。发展乡村旅游和康养旅游,发挥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优势,推进体验农业、采摘农业等农旅融合发展。结合草湖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公园优势,发展生态观光、农事体验、户外拓展、自驾旅居等业态,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露营基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航空飞行营地等健身休闲设施。开发湿地步道、科普研学、休闲水疗、星空露营等康养旅游产品。

横沟特色农旅发展组团。依托航空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果蔬种植、优质农产品供给、田园观光、民宿餐饮等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的新业态。远期根据发展实际布局航空文化旅游和空港经济功能。

第二节 打造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优化教育设施。提升学校师资力量,围绕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到2025年,完成东安街幼儿园、玉泉路幼儿园建设和市四幼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学位数占比达60%以上。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通过适用性改造等方式,合理有序扩大小学、初中学位供给,逐步解决部分学校规模、班额过大问题。到2025年,完成峪关路小学、阳关路小学和南市区中学建设,完成迎宾路小学和明珠学校扩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远期改建为综合实训基地。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市、街道(镇区)、社区三级文化设施体系,形成覆盖全市、面向大众的城市文化设施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硬件升级,推进市大剧院、市少儿图书馆、酒钢图书馆、市图书馆、酒钢展览馆、市美术馆、市城市博物馆和雄关博物馆等现有文化设施提质升级,改扩建市少儿图书馆,新增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科技馆、档案馆、丝绸之路嘉峪关会展中心等市级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效能,建设数字文化馆。

补齐体育设施短板。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将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服务。推进市体育馆、北市区游泳馆、市体育中心等现有体育设施提质升级,建设全民健身中心、运动场。结合城市更新综合利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建设健身步道、健身路径等健身设施。各镇配置具备多种健身设施、专用于开展体育健身的运动场地,每个社区、行政村布局1处社区级体育健身点,配置健身器材、健身步道和健身路径。

优化医疗卫生设施布局。全面建设健康嘉峪关,加强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酒钢医院、市第一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中核四0四医院等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市域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推动市疾控中心改建,提高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疾病防控能力。老城区改扩建现有小规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市区建成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加强医师队伍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育,推进基层全科医师技能培养,提升家庭医生服务的有效性和满意度。

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支持普惠型养老机构建设,鼓励利用率低的养老设施与医疗、康复设施共享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制定“一户一策”方案,推广“孝善基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嵌入式和互助式养老服务,引入社会化先进养老服务模式,深化智慧养老和医养护结合发展。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规划人均养老设施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新建居住区按照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既有居住区按照每百户不少于15平方米的标准补齐配建养老设施。结合社区生活圈,合理配置养老院、养护院、敬老院、托老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各行政村结合社区居民点和人口规模,配置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敬老院、托老所等设施。

第三节 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坚持“工业兴市、产业强市”,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构建“2+6+N”产业链集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链龙头企业为主体,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融链,放大集聚效应,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专栏6  “2+6+N”产业链集群

1.“2”条千亿级产业链。支持酒钢加快技术装备提升、智能化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步伐,扩大碳钢、板材、不锈钢等生产规模,研发核电不锈钢、抗菌不锈钢等新型特种钢材,构建附加值高、集约高效、规模优势明显的钢铁及装备制造产业链。依托东兴铝业原料供应现有铝材加工企业,引进下游精深加工企业,培育高附加值的铝板带卷箔管精加工、高端铝合金棒材、铝合金建材以及航空铝材、汽车用铝板材等轻质高强度合金材料,打造电解铝及铝制品加工产业链,建设西部地区铝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2.“6”条百亿级产业链。强化非核产品服务贸易,发展非核产业总部经济,打造核技术应用及装备制造产业链。构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初步形成嘉酒区域电能“高”地、电价“洼”地和现代高载能产业培育的“绿”地。大力发展以粉煤灰、矿渣、铝渣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为主的再制造产业,全力打造工业清洁生产产业链,推进资源有效循环利用,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延伸碳素制品链条,提升炭黑、纳米碳酸钙、煤焦油等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链。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建设为载体,以关城景区为核心,倾力打造全国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主动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圈,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创新产业链,促进文化旅游提质增效。优化农村产业布局,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现代高效农业,打造“特色养殖、优质饲草、设施农业、精品林果、精细蔬菜”等农业产业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

3.“N”条十亿级以上产业链。围绕“三新一高”,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市场趋势、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新材料、通道物流、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绿色环保等多条10亿级以上产业链,为做大经济总量拓展空间、提供支撑。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一核两区三带多园”的总体空间布局。“一核”即嘉峪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两区”即酒钢工业区、中核四0四保障区;“三带”即高新区产业创新发展带、新材料及循环经济发展带、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带。

第四节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加强城镇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加快工业园区更新改造和旧工矿改造,制定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对现有工业用地追加投资、转型改造,推进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盘活处置闲置和低效用地,缓解产业用地供需矛盾。土地开发利用活动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土壤污染,并确保建设用地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有序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流量。推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发展,引导村庄建设用地减量化发展,合理保障区域基础设施和其他建设用地需求,逐步增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盘活利用工矿废弃地、尾矿库、渣堆等复垦利用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流量指标。通过推动建设用地在城镇和农村内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优化存量建设用地布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


第八章 保护传承文化价值,彰显戈壁明珠魅力

第一节 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构建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内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深入挖掘长城文化、丝路文化、魏晋文化、工业文化等文化内涵,推动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合理利用。

文物保护单位。严格保护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应依法划定并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文物本体及其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不改变文物原状,应通过建立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加以合理利用;不合理占用文物古迹的单位,应搬迁腾退。

历史建筑保护。依法严格保护11处已公布历史建筑。划定保护范围和周边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历史建筑应保持原有外形和风貌,不得随意拆除、翻建或改变历史建筑的外立面,维护应做到修旧如旧,不得改变其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建筑。历史建筑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要在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与历史建筑相协调。

古树名木保护。严格保护全市12株古树名木。其中古树6株,分别位于文殊镇、新城镇、峪泉镇,其中位于新城镇横沟村的古云杉树龄224年;名木6株,主要树种有小叶杨、桑树、臭椿和青海云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省级非遗项目7项、市级非遗项目30项。对濒临消失、活态传承较为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行抢救性保护,加强宣传、扩大关注、使此类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对具有生产性技艺和社会需求,能够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转化为文化产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合理利用,实行生产性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制定实施传承人命名制度和传承人资助计划,鼓励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活动。

加强文化资源保护管控。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嘉峪关市历史文化保护线包含城市紫线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界线两类。两类界线存在部分交叉重叠区域,按照从严合并的原则进行管控。重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环境,科学引导、积极推动历史遗产的更新与活化利用。

历史文化保护线由嘉峪关市相关部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自然资源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甘肃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管理。

建设历史文化保护数据平台。加强横向纵向数据统一纳入“一张图”平台,部门横向协调,全要素保护,市镇纵向联动,全市域统一;建立“文物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风貌协调区”三个层级的分级保护模式。

多举措保护和展示文物资源。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对长城和相关文物本体、自然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对工程建设实施严格管控,建设内容和规模应与长城特征以及管理目标相适应,与自然风貌、社会经济条件相协调。各项建设应同自然景观和谐一致,并体现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设施设备,不得重复建设。建设项目以及配套工程应进行科学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对因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破坏而濒临消失的长城段落以及相关的濒危文物实施封闭管理,同时建设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样板区。

第二节 提升历史文化活化利用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长城文化标志地。按照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建设规划“二十六个形象标识区”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规划,打造全国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加快推进关城景区改造、三大景区融合贯通、长城博物馆(新馆)展陈等项目建设和长城历史文化研究、价值阐释,推动长城保护展示道路、长城数字化保护、关城景区综合露营地、峪泉镇屯田体验区等重点项目实施,全力打造“明代雄关”核心展示园。通过举办嘉峪关长城文化旅游节和长城文化论坛等节会平台,进一步加大长城旅游资源宣传和重点项目推介力度,力争将嘉峪关打造成长城国际旅游目的地。

打造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重要传承地。深化长城精神研究阐释。全面总结和凝练长城精神,全面梳理和深入挖掘长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建立起完善的长城研究体系,培育长城学术研究品牌,有序开展考古调查、价值阐发、艺术研究和成果普及,将嘉峪关打造为长城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加强研究机构和平台建设。以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为依托,与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设立敦煌研究院嘉峪关长城工作站,争取建设省内一流的重点长城研究学术机构。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长城文化研究、长城精神展示的综合性平台。

挖掘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精神,增进文化自信。挖掘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精神。统筹推动嘉峪关市公民素质全面提升和社会文明水平不断进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传承“长城精神”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嘉峪关精神”“铁山精神”“八棵树精神”。丰富城乡群众文化活动。构建以公共文化场馆为依托,学校、街道、社区、企业为支撑的文化传播网络,举办各类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推动文化艺术普及活动广泛开展。

第三节 城市设计与国土空间魅力

总体城市设计意向。将“戈壁边关·绿洲都市”作为嘉峪关市城乡风貌的总体定位,从长城、丝路、生态三个方面塑造魅力国土空间。打造“雄关天下、丝绸之路文化之都,戈壁明珠、生态宜居现代之城”。

城市特色形象设计。营造“文化亮城、绿带环城、碧水入城”的城市特色景观设计意象。文化亮城。充分融合“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丝绸之路文化、大漠绿洲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文化名城风貌。绿带环城。在集中建设区外围建设城市生态绿环,保护绿洲、植树造林,形成绿带环绕的戈壁绿洲特色景观。碧水入城。结合讨赖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疏浚集中建设区内其他河道、水渠,建设融延续性、游赏性和休闲性为一体的滨水开敞空间网络,突出碧水入城的景观特征。

建设市域魅力空间格局。结合市域自然和人文资源分布,加强特色魅力资源和展示路径的协同布局,建设“两带、四片”的全域魅力空间格局。嘉峪关历史文化景观魅力展示带。依托黑山岩画、世界文化遗产-关城、长城、城市景观、魏晋墓、草湖国家湿地建设游览线路,串联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资源,重点支持以丝路文化为特色的现代休闲旅游功能发展,打造贯穿全域的嘉峪关历史文化景观魅力展示带。讨赖河综合景观带。依托讨赖河穿成而过的自然景观,融合城乡绿洲景观资源,串联讨赖河地质大峡谷自然景观、中心城区内部的公园水系,打造“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魅力景观带。四个魅力景观片区。围绕重要的历史人文资源、自然山体、河流、绿洲湿地等,在市域内建设四个魅力景观片区。包括关城魅力片区、讨赖河地质大峡谷魅力片区、草湖国家湿地公园魅力片区、中心城区历史人文魅力片区。

市域风貌分区和管控要求。规划全域风貌为四类分区,包括戈壁荒漠自然景观风貌区,绿洲田野景观风貌区、城镇景观风貌区和乡村景观风貌区。

专栏6  市域风貌分区引导

戈壁荒漠自然景观风貌区。戈壁荒漠自然景观风貌区是以石质山体(黑山、文殊山)、戈壁荒漠、讨赖河地质大峡谷为主的区域,风貌区内严格落实生态管控要求和景观视廊控制要求,集中展示戈壁-绿洲,关城-长城-祁连山雪山-戈壁的大地自然景观。

绿洲田野景观风貌区。绿洲田野景观风貌区是以公益林、酒钢葡萄园、草湖湿地、交通廊道、农田防护林、中心城区结构性绿地为主的区域,风貌区严格落实生态管控要求,加强农田林网和防风固沙林带建设。

城镇景观风貌区。中心城区按照社区生活圈建设要求,逐步推进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建设。城镇景观风貌区是指以关城大景区、酒钢产业园区、城镇建设为主的区域。严格控制关城大景区周边新建项目的开发强度与建筑高度,保护关城-祁连雪山的视线通廊;控制城镇-山体的主要视线通廊,构建山城一体的特色景观格局。

乡村景观风貌区。乡村景观风貌区是三镇乡村的建设区域。峪泉镇围绕关城、长城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关城风光,明清印象”。文殊镇围绕绿洲农业、休闲农业打造“绿野风光,山水印象”。新城镇围绕湿地资源、农田林网打造“田园风光、人文印象”。

加强建设高度控制。全市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建设,打造错落有序的城市天际线。严格控制自然景观、世界文化遗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区域的高层建筑建设。镇区新建住宅以多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中心城区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


第九章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西部明星城市

第一节 合理构建城市空间格局

城市发展方向。嘉峪关市向东发展动力强劲,但受文物保护区限制较大;向北发展动力一般,受遗产保护、铁路、高压走廊、尾矿坝制约较大;向西发展受水源地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区限制较大;向南发展动力强劲,限制因素较少,且空间广阔、交通便利。确定嘉峪关市城市发展方向以向东向南为主,与酒泉相向发展,重点围绕建成区集约发展,深入推进嘉酒一体化发展。

组团式空间格局。遵照“嘉酒一体、组团布局”的发展模式,落实并深化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镇化中心格局—酒嘉重点城市组团,推动酒嘉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核技术产业、文旅产业、现代物流产业为发展重点,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储备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新能源综合示范基地、国家钢铁冶炼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结合嘉峪关用地布局和组团式发展趋势,规划形成“两心两带组团”的空间结构。

两心包括老城中心和新城中心2个市级中心。以兰新路-新华路十字和中核四0四综合保障区为核心,老城中心重点加强商业业态升级,联动南市区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建设;南市区加快科技创新、商务会展、文旅服务等功能集聚。

两带嘉酒协同发展带和产城融合发展带。依托清嘉高速、嘉酒快速路以及城市主干路加强与酒泉市中心城区的联动发展,形成嘉酒协同发展带,是城市的发展主轴。依托雄关大道、金港路打通南北通道,连接空港组团、酒钢产业组团和老城区,向北与S06相接至金塔和产业园,形成产城融合发展带。

即老城片区、新城片区、工业片区和枢纽片区,共同形成功能集聚、布局合理的中心城区。老城片区以行政办公、文化旅游、品质生活为主,承载嘉峪关商业服务业等职能;新城片区定位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区,以行政办公、科教文化等公共服务为主,承载区域中心城市的部分职能;工业片区定位为产业集聚区,承载酒钢集团公司循环经济产业、中小企业创业的职能;枢纽片区定位为充分发挥嘉峪关公路、铁路、航空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升枢纽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全方位开放中的引领作用,打造甘肃省重要的外向型经济聚集区。

组团按照“景城一体、产城融合”的规划理念,形成八大组团。包括:老城中心组团、新城中心组团、酒钢循环经济产业组团、关城文化遗产组团、嘉东装备制造和创新组团、嘉南高铁组团、国际空港组团、大草滩编组站组团。

专栏7  中心城区组团功能定位

老城中心组团。位于嘉峪关中心城区中部。以行政、文化、商业、公服、生活性服务等职能为主,拓展城市空间,盘活用地存量,打造嘉峪关综合服务中心和现代宜居社区。

新城中心组团。位于现状高速和嘉酒快速路以南,讨赖河以北。以文化创意、科教研发、商业商贸、休闲娱乐等职能为主,打造城市新的核心区。依托方特欢乐世界旅游资源,打造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功能区;依托讨赖河打造滨河风光带和生态宜居社区。

酒钢循环经济产业组团。位于老城区北部,依托酒钢厂区和嘉北工业园区打造以冶金新材料、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现代产业集聚区,创建新能源和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示范区。

关城文化遗产组团。位于嘉峪关老城区西北部,依托嘉峪关关城、世界文化遗产公园、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峪泉古街古镇等文化资源,举办国际性文化、会议会展等活动,打造国际文化交往平台。

嘉东装备制造和创新组团。位于酒钢厂区东部,打造以先进装备制造、民用核工业为主导的产业聚集区;充分利用新技术,构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以及循环经济重点示范区。

嘉南高铁组团。位于嘉峪关新城区南部,依托高铁南站的交通优势,打造金融服务、商务会展、商贸物流、日用品、小商品交易等功能。

国际空港组团。位于G312和机场路北端,依托嘉峪关机场的优势条件,打造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功能区。

大草滩编组站组团。位于S06、S20高速公路枢纽以东,大草滩编组站以西,大草滩水库以南,依托公路、铁路综合交通的优势,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交通网络。

第二节 优化规划分区和用地结构

落实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进一步细化中心城区范围内城镇集中建设区土地利用结构,划定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物流仓储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7类规划分区。

专栏7  中心城区规划分区分布及建设要求

1.居住生活区。主要集中在老城中心区和南市区大型公园绿地周边,老城组团统筹考虑职住平衡要求,适度布局居住功能。居住生活区内应保障一定比例的城镇住宅用地及社区服务设施用地,注重构建15分钟生活圈,加强临街商业活力塑造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公园建设。

2.综合服务区与商业商务区。老城片区主要集中在兰新路沿线和名嘉汇区域,南市区主要集中在民政路北侧和中核四0四西侧区域。为片区级和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分级落实相应设施建设、规模及类型要求,注重连续步行空间的营造和小型公共空间的设置。

3.工业发展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酒钢厂区、嘉北园区、嘉东园区。严格落实各类环保要求,降低工业及物流仓储功能对城市居住、公共环境、交通等的干扰,加强产业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4.物流仓储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陆港综合物流片区和空港物流片区,在嘉东园区南侧和五大市场区域布局城市物流配送中转仓库。

5.绿地休闲区。主要依托讨赖河生态廊道、中心城区内部的市级公园绿地、社区公园及其沟道水系布局。

6.交通枢纽区。围绕大草滩编组站综合枢纽、嘉峪关站、嘉峪关南站以及轨道交通站点优化客货运输体系,推动通道物流经济发展。

优化用地结构。规划至2035年,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总计11193.36公顷。新增建设指标重点向工业、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绿色开敞空间、居住和交通运输等功能倾斜。

居住用地。合理调控城镇居住用地规模,新增城镇居住用地有限满足保障性住房需求,新增住房重点布局在南市区交通便捷、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的中核科学城和讨赖河滨河两岸。规划居住用地规模由现状的1180.33公顷增加至1637.22公顷,占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比例由12.68%提高至14.63%,人均居住用地面积43.53平方米。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新增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考虑市级公共文化设施、社区生活圈配套建设需求,布局在南市区公共绿地、现状公共服务中心周边。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由现状的374.11公顷增加至496.18公顷,占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比例由4.02%提高至4.43%。

商业服务业用地。按照增量和存量并重的原则,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中心、老旧市场区域、安远沟五大市场、社区服务中心优化商业服务体系,提升中心城区商业辐射能为和吸引力,建设区域性现代消费中心。规划商业服务业用地由现状的631.72公顷增加至765.9顷,占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比例由6.79%提高至6.84%。

工矿用地。重点保障钢铝两条千亿级产业链用地需求,围绕酒钢、中核四0四促进科创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逐步腾退和改造与城市功能不符的工业用地,特别是零星、低效的工业用地,推进传统工业园区提升改造。规划工矿用地由现状的4764.13公顷增加至5229.07公顷,占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比例由51.19%降至46.72%。

仓储用地。规划仓储用地由现状的53.50公顷增加至331.77公顷,占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比例由0.58%增加至2.97%。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规划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面积由现状的646.61公顷增加至719.98公顷,占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比例由6.95%降至6.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85平方米。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交通运输用地由现状的1335.86公顷增加至1652.64公顷,占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比例由14.36%提高至14.77%。

公用设施用地。规划公用设施用地由现状的94.19公顷增加至111.57公顷,占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比例由1.01%降低至0.99%。

第三节 景观塑造与风貌管控

规划中心城区形成“四廊三带、四区多点”相呼应的总体景观结构。

四廊围绕城市外交通廊道、城市组团间快速通道、城市景观视廊打造4条城市绿色廊道,分别为中心城区外围的防风固沙生态廊道、城市绿化廊道、以及多条道路景观视廊。

三带沿讨赖河滨水景观轴线,依托讨赖河河道整治工程,打造贯穿嘉峪关集中建设区的滨水开敞空间,并结合嘉峪关新城组团、嘉南高铁组团的建设,塑造滨水城市景观廊道,形成嘉酒集中建设区主要景观通廊。在集中建设区建设用地外围,结合城市生态绿环、农田林网、林草地等形成生态景观带。串联各功能组团,并与城市公园绿地等开敞空间相融合。

四区关城景观风貌区、现代都市风貌区、产业风貌区以及滨水活力风貌区。

多点由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建筑群、历史文化组成多个景观节点。

专栏8  中心城区景观风貌结构

1.景观风貌区。包括关城景观风貌区、现代都市风貌区、滨水活力风貌区、产业风貌区4种类型。

(1)关城景观风貌区。在老城组团,充分利用嘉峪关老城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遗产,打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城区。

(2)现代都市风貌区。形成现代化都市景观风貌,展示鲜明的城市形象和时代特征,注重景观效果与使用功能相结合,体现明快、现代化、整体协调的设计理念。

(3)滨水活力风貌区。在嘉峪关新城组团和嘉南高铁组团,依托新区大型市级公共建筑和公共开放空间,展现都市活力形象。

(4)产业风貌区。在酒钢厂区、嘉东产业园区、物流枢纽区突出大型产业集群特色风貌和空间组织,塑造宜人的空间尺度,彰显产业园区的现代性和示范性。

2.景观节点。分为公园景观节点、城市门户景观节点、城市核心景观节点和历史文化景观节点四种类型。

(1)公园景观节点。包括和酒钢职工游乐园、东湖公园、迎宾湖公园、明珠文化公园、文化公园、雄关公园、南湖文化生态园等。

(2)城市门户景观节点。指在嘉峪关火车站、嘉峪关火车南站、嘉峪关机场嘉酒快速通道出入口等窗口地区通过雕塑、广场及特色建设环境形成门户意向。

(3)城市核心景观节点。即结合城市公共管理中心、城市商业服务中心等,塑造城市中心景观节点。

(4)历史文化景观节点。即结合嘉峪关世界遗产文化公园,打造包括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在内的城市历史遗存景观节点等。

景观界面控制。主要控制山体景观屏障通廊、滨河景观界面、文化展示界面和生态绿廊展示界面,城市宜采取不同的手段措施,营造丰富连续的动态城市景观界面。

景观视廊控制规划形成南北向2条主要视线通廊(新华路视线通廊、雄关大道视线通廊),提升从城市远眺祁连雪山、黑山的视觉景观。东西向2条主要视线通廊(兰新路视线通廊、民政路视线通廊),实现长城景观与城市景观有机互融。

建筑风格控制城市公共建筑应将现代建筑设计风格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长城文化等特征进行有机结合,新城区建筑应体现时代特色。住宅的布局形式应尊重自然和城市功能需求,不同的风貌区应体现特色主题,形成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风格特征。老城片区建筑更新等宜注重长城文化符号的融入,与西侧长城景观界面相呼应。

城市色彩控制以居住为主体的区域,选取暖橙黄的中高明度、中低艳度的色系为基调色,并与长城景观、戈壁风貌相协调。商业与公共服务为主的区域,以浅亮的暖色系为基调色。产业园区内建筑物以明快的白色和灰色为基调,辅助色宜选择使用冷色系。

开发强度控制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按照五级控制,分为开发强度Ⅰ区、II区、III区、Ⅳ区、V区。整体以中低强度开发为主,新建住宅建筑不宜超过18层。

专栏9  开发强度控制

1.开发强度Ⅰ区。低强度开发区,容积率控制在1.0以内,以低层、多层建筑为主。主要为滨水地区、关城景观视廊地区等重要景观资源限制地区。涉及历史文化保护、通信等特殊区域。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控制其开发强度。

2.开发强度II区。中低强度开发区,容积率控制在2.0以内。主要分布于关城视廊控制区域或城市开敞空间周边的建筑高度控制区域,以及视线通廊控制范围内,打造宜人的城市风貌。

3.开发强度III区。中等强度开发地区,以居住类建筑为主,容积率控制在2.5以内。主要为城市一般开发地区和城市组团的中心地区。

4.开发强度区Ⅳ。中高强度开发地区,容积率控制在2.8~3.0之间。主要分布于城市核心地区外围,包括建设西路片区、兰新和新华路片区、火车站地区、高铁站地区。中高强度地区形成中心城区高低起伏的城市天际线,塑造尺度宜人的城市整体风貌。

5.开发强度V区。高强度开发地区,以商业用地为主,容积率控制在3~3.5之间。主要集中分布于兰新路-新华路老城中心、建设西路名嘉汇中心、南市区行政办公等城市核心地区。

第四节 建设高水平蓝绿网络

优化城市蓝绿空间构建“三廊、三带、多点”的城市蓝绿空间景观系统。三廊中心城区北部外围组团以断山口河生态绿廊、嘉酒高速防护绿地为主体的防风固沙生态廊道;中部以兰新路和双拥路两侧的防护绿地为主体的城市绿化廊道;南部以北干渠两侧生态绿带、现状G30连霍高速两侧防护林带为主体的城市绿化廊道。三带分别为讨赖河生态景观综合带、迎宾湖-关城-嘉峪关村农田生态景观带、安远沟村农田生态景观带。多点指由中心城区大型生态景观公园和组团内部的社区公园、带状公园以及口袋公园和广场。是城市绿化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花博园、森林公园、酒钢水上欢乐园、迎宾湖公园、讨赖河公园、明珠文化生态园、体育公园等。

城市绿环。沿环城铁路、国道、G30连霍高速等交通廊道两侧,结合绿洲和农田进行绿化林带建设。外围戈壁地带采取植树造林等措施,加强绿化,并保护外围的农田及林地,营造良好的城市大生态环境。

公园绿地体系。规划设置市级公园、组团级公园、社区级公园三级公共绿地体系。市级城市综合公园9处,包括和平公园、酒钢职工游乐园、东湖公园、迎宾湖公园、明珠文化公园、文化公园、雄关公园、南湖文化生态园、花雨路公园。组团级城市公园12处。

道路绿化。红线宽度为60米及以上的道路两侧预留适当的绿化带,红线宽度为30-60米的道路两侧预留5米的绿化带,30米以下道路预留1-5米的绿化带,围绕道路绿化带打造城市绿道系统。

滨河绿带。沿讨赖河两侧设置滨河绿化带,讨赖河北侧绿化带宽度10-30米,讨赖河南侧绿化带宽度控制在30-50米。结合周边用地,可在滨河绿化带内适当设置公众休闲设施。集中建设区内其他河道、水渠两侧设置5-20米滨河绿化带。

防护绿地。沿铁路、公路、高压走廊、市政能源管道两侧预留防护绿地。铁路两侧预留20-50米绿化带,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通道及主干环路两侧预留一定宽度绿化隔离带;电力设施以及高压走廊按照按照宜草则草、宜林则林的原则预留管控范围;工业、仓储用地卫生或安全防护距离中的防护绿地按照要求预留;水源防护绿地必须满足相关法规的要求。

附属绿地。居住用地的绿地率控制在35%以上,老城区改造绿地率应在30%以上,且应设置于人流量大的地方。其中集中绿化占绿地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15%。

第五节 加强“四线”管控

城市绿线绿线管控范围包括公园绿地,面积共5.82平方千米。城市绿线严格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管控。在总规模不减少前提下,城市绿线的具体边界、定位可在详细规划编制和实施中落实,划入绿线管控的块状公园绿地不得占用作为其他用途。纳入绿线的防护绿地原则上不得改变用地边界,因道路等公益性设施建设确需占用的,应遵循绿地总量不减少、延续性不被破坏、防护功能不降低的原则进行调整。

城市蓝线将中心城区重要水体纳入城市蓝线管控,保障讨赖河两岸由山至河的水生态系统联通。主要包括讨赖河干支流及洪道、沟渠。蓝线两侧应按照相关规定,结合水体功能保护要求控制两侧绿化带宽度。城市蓝线严格按照《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管控。在总规模不减少前提下,城市蓝线的具体边界、定位可在详细规划编制和实施中落实。蓝线范围内原则上可进行水利工程、市政管线、港口码头、道路桥梁、综合防灾、河道整治、同林绿化、生态景观等公用设施建设。对确需占用河道建设的,应取得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依法对占用水域岸线进行补偿。

城市紫线本次划定的中心城区城市紫线主要包括10处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风貌协调区。城市紫线严格按照《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进行管控;在总规模不减少前提下,城市紫线的具体边界、定位可在详细规划编制和实施中落实。历史建筑的维修和整治必须保持原有外形和风貌,保护范围内的各项建设不得影响历史建筑风貌的展示;在城市紫线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城市黄线城市黄线管控内容包括城市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变电站、供热站、天然气门站、垃圾处理设施等用地。在城市黄线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贯彻安全、高效、经济的方针,处理好近远期关系,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期有序实施。在总规模不减少前提下,城市黄线的具体边界、定位可在详细规划编制和实施中落实。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允许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黄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国土空间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建设;违反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未经批准,改装、迁移或拆毁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其他损坏城市基础设施或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的行为。

第六节 打造高品质生活圈

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建设15分钟社区中心、10分钟邻里中心、5分钟街坊中心三级社区生活圈,打造完整居住社区。构建城市健康安全单元,完善应急空间网络,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

专栏11  社区生活圈建设指南

1.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包括社区服务综合体和其他类。社区服务综合体是融合社区服务、文化活动、商业中心、餐饮养老康养等为一体的综合体。其他类设施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中、多功能活动场地(可结合绿地设置)以及居住区公园。

2. 10分钟社区生活圈。重点配置生活服务站、小学、居住区公园-多功能活动场地(规划不小于1公顷的公共绿地)。

3. 5分钟社区生活圈。结合商业综合设置社区服务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便民商业网点、社区食堂、居家养老驿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幼儿园、托儿所和小型多功能活动场地。

完善15分钟生活圈。建设14个15分钟社区服务综合体(老城区10个、南市区4个)。结合居住区标准和社区生活圈要求,按照集约高效、集中布置的原则,老城区在现有的社区服务中心上,通过新增社区商业中心、社区创新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养老照料中心、工疗康体中心、公益服务中心9大功能,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体,满足15分钟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同步发展,构建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共有产权房、社会租赁住房等多层次多样化的住房供应体系。充分利用依法收回的已批未建土地、房地产企业破产处置商品住房和土地、闲置住房等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在符合规划、满足安全要求、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支持利用闲置低效工业、商业、办公等非住宅用地建设保障性住房,变更土地用途,不补缴土地价款,原划拨的土地继续保留划拨方式。引导空间均衡,实现住房建设的空间优化,强化保障性住房的均衡布局,优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区域。

第七节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体系构建。构建“1+4+N”的城市更新体系。“1”是指历史文化遗产,包含市域范围内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4”是指旧厂区、旧住区、旧村庄和旧市场。“N”是指其他类型更新项目。

专栏12  城市更新内容体系

1.旧厂区。指土地绩效不高,产能落后,或搬迁停产、与规划定位不符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

2.旧住区。包含老旧小区、棚户区和城市危房。其中城市危房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房屋质量总体较差,经有资质专业检测单位按照《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2016)评定为C级、D级,需要拆除新建或改建的房屋。

3.旧村庄。包含城中村和城边村。城中村是指在建成区内,土地未被征收或部分征收,原农村居民未转为或部分转为城镇户籍,仍然实行乡村行政建制,实行村两委管理的区域。城边村是指在城市开发边界以内、建成区以外,仍然实行乡村行政建制,实行村两委管理的区域。

4.旧市场。指因产业调整、搬迁、运营不善、商业价值较低、功能亟待置换或提升的旧批发市场、低端专业市场、低端商贸物流市场等。

5.“N”是指其他类型更新项目。包括老旧楼宇、传统商圈、低效产业园区以及包括旧单位大院、科研院校、医疗院所在内的老旧院区等。

城市更新片区分类指引。将单个更新片区规模控制在4-6平方千米,特殊地段可适当缩小,落实城市定位和总体战略,综合划定3处城市更新核心片区。

核心区域。涉及3个更新片区,包括关城大景区片区、火车站片区、旧厂区片区。通过城市更新整合土地优先落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服务设施,适当降低区域内居住建设容量,逐步向外疏解人口及低端城市功能。

外围区域。通过城市更新完善功能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应按规划严格落实公共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绿地等,以城市更新强化功能,通过承载核心区功能来支撑核心区的城市更新。

专栏13  城市更新核心区域

1.关城大景区片区。即双拥路以南、酒钢环城铁路以西、兰新铁路线以北围合区域,含峪泉镇区,该区域内的城市更新以历史文化保护和综合整治为主。

2.火车站片区。即阳关路以南、共和南路以西区域,该区域更新改造围绕火车站客货分离、交通运输配套、社区生活圈配建,以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为主。

3.旧厂区片区。即金华西路以南、嘉州物流以北、新华北路以西区域,该区域需要结合产业发展、交通路网优化,以综合整治为主。

第八节 引导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开发目标与布局树立“紧凑型、立体化”的发展理念,构建功能复合、网络覆盖、生态持续的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公共设施、地下防灾减灾设施和地下市政设施所组成的综合型城市地下空间系统,以达到城市空间挖潜,土地使用增效,交通矛盾缓解,城市形象提升,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

地下空间总体形成“两带三心多节点”的结构。“两带”指规划的两条市域轨道交通线,“三心”为中心城区综合服务片区、行政办公片区、南市区综合服务片区,“多点”为城市开发引导节点。

开发引导结合中心城区发展条件,将地下空间分为浅层(地表下0-10 米)、次浅层(地表下10-30米)、次深层(地表下30-50米)、深层(地表下50-100米)。

浅层空间(地下0-10米):主要安排市政管线、轨道交通站厅层及换乘空间、地下人行道、地下商业街、地下公共服务设施、部分地下停车空间、防空、防灾避难空间。

次浅层空间(地下10-30米):主要安排地下道路、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和区间隧道、地下物流仓储设施、地下市政场站、地下停车空间、综合管廊、防空、防灾避难空间。

次深层、深层空间(地下30米以下):近期以保护和资源预留为主,不建议进行大规模地下空间利用。


第十章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发展支撑能力

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交通发展目标。发挥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发展物流经济和通道经济,加快甘肃(嘉峪关)国际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大草滩公铁联运物流园建设,构建省内城际物流配送、西北区域物流集运、国际联运通道等物流平台,打造面向中西亚的工业制品加工出口基地和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铁路网规划。形成“一条快速、两条普线、两条(环状)支线、三条城际轨道”的“三横一纵两环”市域铁路网格局。“三横”: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兰新铁路、城际轨道。“一纵”:北向推进嘉峪关至策克铁路,南向积极谋划镜铁山至天峻铁路。“两环”:南环铁路、北环铁路。

专栏14  “三横一纵两环”市域铁路网布局

1.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在嘉峪关市境内长4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以上,是一条客货共线、以客为主的重要干线,为提升西北地区铁路运输能力,促进甘青新三省(区)资源开发、旅游发展及社会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2.兰新铁路。优化兰新铁路和嘉策铁路两条普通铁路线型,提升场站客货运运输能力,原兰新线将改货运专线,加强以铁路货运站为中心的物流中心建设;嘉峪关北至策克铁路扩能改造建设,将极大促进西部的对外开放。

3.城际轨道。为强化嘉峪关老城区与机场、高铁站及嘉峪关与酒泉之间的交通对接,规划建设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即“嘉峪关—酒泉”轨道交通,串联嘉峪关城区与酒泉城区。同时建设城际轨道嘉峪关酒泉机场联络线、城际轨道嘉峪关高铁站联络线。依托现有酒钢南环路专线和规划嘉酒城际轨道、城际轨道机场联络线、城际轨道高铁联络线组织好中核生活保障区至金塔四零四核产业园的交通。

4.镜铁山至天峻铁路。加快嘉峪关北至策克铁路扩能改造工作,规划建设镜(铁山)至天峻(木里)铁路,形成兰新、青藏铁路第二条联络线及河西走廊“南向”铁路通道和嘉峪关“十”字型铁路枢纽,对分流乌鲁木齐-嘉峪关-西宁-兰州区间客货运力和缓解兰新铁路压力,提高资源配置和加快河西走廊开发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5.“两环”。南环铁路是酒钢进出原材料和产品的主要货运线,以工业生产服务为主。规划利用现有嘉策铁路和嘉北铝厂铁路专用线,在嘉北形成北外环铁路,缓解酒钢铁路运输能力。

机场规划。扩建嘉峪关酒泉机场,巩固提升区域交通枢纽地位。推进长城第一墩等重要通用机场停机坪建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壮大旅游业。

开放嘉峪关国家航空口岸,加快开辟嘉峪关至国内主要城市和境外等主要航线,建设甘肃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推进甘肃(嘉峪关)国际空港建设,突出机场、口岸、港务区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将国际空港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交通枢纽节点和平台,甘肃省及国家向西开放门户综合发展区。

公路网规划。高速公路。规划将G30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嘉峪关段向南改线,加快推进S20嘉峪关-若羌高速建设项目,加强S06嘉酒绕城高速与其他等级路网连通。国省县道网。改善市域南北向交通组织,提升S215线南北向公路等级和嘉峪关—中核金塔产业园—东风航天城公路等级。完善市域二级公路网络,提升公路覆盖率,提升和完善市域G312线为一级公路,省道及主要县道为二级公路及以上等级公路网络,提升公路覆盖率。规划将G312线向南改线至大草滩综合交通枢纽。

道路网衔接。规划改建机场与嘉峪关、酒泉之间的快速公路为一级公路,新建机场与嘉酒绕城高速公路连接线,等级规划为一级公路。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大草滩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客货运公路、机场、景区景点之间的道路网线型。规划建设桥梁新建及改扩建工程,提升组团交通、城市内外交通、城乡交通的便捷度。

客运枢纽布局。畅通站场间直接连接,推进嘉峪关酒泉机场、高铁客运站、中心城区公路客运枢纽、游客集散中心之间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实现旅客主要枢纽间的快速直达。将峪泉、文殊、新城汽车站规划为公共汽车换乘站或农村交通综合服务中心。

货运枢纽布局。公铁联运综合物流中心。结合酒钢多式物流园和酒钢内部铁路各站场布局建设国际贸易铁路物流基地,打造嘉峪关铁路物流运输中心,形成公铁联运等特色的保税物流中心。大草滩综合交通枢纽。从全市综合交通体系优化、枢纽区域功能,明确交通服务、商贸服务、仓储物流、市政基础、公共安全等配套设施用地布局,扩建完善大草滩车站,结合S06、G312、兰新铁路建设立体交通综合枢纽。配套建设区域区域货运、市域、城市配送三级枢纽功能。空港物流中心。依托嘉峪关酒泉机场,结合航空货运发展需求,打造空港物流中心,为嘉峪关、酒泉城区及周边区域经济服务。酒钢货运站。结合酒钢嘉北站、酒钢嘉兴站、酒钢嘉东站、酒钢嘉西站,打造嘉峪关生产货运物流中心。

城市道路网规划。城市快速路。形成“一环一横”的高快速路网格局。“一环”即S06嘉酒绕城高速与G30连霍改线方案组成的城市外围快速环路。“一横”即原G30高速路,规划调整为城市快速路,主要承担嘉酒地区交通需求。规划保留原高速公路出入口,将其与金港南路交叉口改为立体交叉口。

城市干路系统形成“九横八纵”跨组团主干路路网格局。“九横”:G312、雄关西路-雄关东路、兰新西路-兰新东路、体育大道、方特大道、花海路、观礼北路、明珠西路-明珠路。“八纵”:新华北路-观礼大道、金港路-金港南路、嘉北经四路-钢城路、机场北路-机场南路、雄关大道、嘉东大道、嘉北纬十二路-文化南路、阳关路。主干路。路网密度为3.46千米/平方千米。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不低于42米,断面形式宜采用两块板、三块板形式。次干路。规划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不小于24米。规划路网密度为2.1千米/平方千米。

公共交通构建快(干)线、支线2级公交线网,提升老城区、新城区、高铁站、机场、景区景点等片区的公交干线网络;提升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以大中运量轨道交通站点做为综合枢纽站点,结合景区铁路线路布设旅游站点。规划嘉峪关至酒泉、嘉峪关酒泉机场至嘉峪关火车南站中运量轨道交通路线,在城市道路红线内预留通道。

建设12个公交场站,包括嘉峪关汽车站、嘉峪关火车站、雄关广场站、汽车北站、嘉峪关酒泉机场站、嘉峪关火车南站、嘉峪关关城站、嘉东站、方特站、保障区站、酒钢厂站。

慢行交通。结合城市道路、城市绿化带、大型公园,优化步行环境,提高慢行系统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形成“网络化”的步行及自行车系统。

静态交通。结合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分区、开发强度、道路通行能力、景区景点以及公共交通布局情况,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停车严格控制区、停车适度调控区、停车协调发展区三类停车分区,完善差异化停车供应策略。

加油(气)、充电设施布局。优化城市加油加气站布局结构,提升现有站点资源的利用率;改造不能满足规划和使用要求的加油加气站,严格规范加油(气)站选址,杜绝加油加气站的安全隐患。对有能力提供充电站服务的加油加气站点进行改造,增加充电桩位。

第二节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加强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保留现有2个嘉峪关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其中北大河水源地设计开采能力1.20立方米/秒,设计年开采量3784万立方米;嘉峪关水源地设计开采能力0.80立方米/秒,设计年开采量2523万立方米。供水设施布局。保留现有嘉北水厂,供水规模6.9万立方米/日,占地4.0公顷;扩建现有嘉峪关第一水厂,供水规模10.3万立方米/日,占地4.0公顷;保留嘉峪关第二水厂,供水规模3万立方米/日,占地1.2公顷;保留铁路局水厂,供水规模1.3万立方米/日。新建新城水厂,供水规模2.2万立方米/日。城乡同质供水。城区形成“管网互联互通、多座水厂联供”的供水体系。加快老旧管网改造,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在嘉北水厂、嘉峪关一水厂、二水厂内建设城市供水清水池,发挥调峰供水作用,减轻水厂高峰压力。嘉北水厂主管网向西延伸、体育大道供水管网向西延伸、南市区管网向东延伸,与现有镇集中人饮工程管网连通,嘉峪关二水厂水源地与双泉水源地互联互通,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开启城乡供水“同质同网”新时代。新建新城水厂向新城镇镇区及行政村供水,现有供水机井作为新城镇人畜备用水源。

提升排水系统处理能力。城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各镇采用雨污不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优化中心城区污水排水分区,规划5座污水处理厂,城区生活污水厂总规模13万立方米/日,保留现有嘉峪关污水厂规模3.2万立方米/日,占地12公顷;在南市区新建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2.8万立方米/日,占地4公顷;规划嘉东污水厂,规模3.5万立方米/日,占地4公顷;保留嘉北污水处理厂,规模3.5万立方米/日,占地4公顷。保留现有酒钢集团公司工业区污水厂,规模16万立方米/日,用于处理酒钢集团公司厂区内工业及生活污水。三镇污水处理设施,加大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力度,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加强新建管网和存量管网、市政管网和小区管网的合理连接,确保管网畅通和高效运行。在污水厂内配建再生水厂,再生水厂规模达到6万立方米/日,加强污泥处置设施建设,污泥处理能力达到120吨/日,基本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乡村污泥处置就地脱水,外运处置进行土地利用。

构建安全绿色电网系统。电网系统。主电源由750千伏酒泉变提供,市域内以330千伏(嘉峪关变、黄草营变)提供环网电源,形成以110千伏(新北郊变、祁连变、雄关变、讨赖河变、嘉北变、嘉东变)为城区供电电源、35千伏(新城变、文殊变)为镇供电主电源的供电系统。新能源发电。在嘉西、黑山湖、嘉北等区域积极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结合电网智能化建设,逐步加大新能源供电比例。电源规划。至2035年,将330千伏嘉峪关变扩容至3×240MVA。新建3座110千伏变电站,分别为110千伏讨赖河变(2×63MVA)、110千伏嘉东变(2×50MVA)、110千伏嘉北变(2×50MVA)。将35千伏新城变(2×4MVA)增容改造为35千伏新城变(2×10MVA),将35千伏文殊变主变容量由3.15MVA增容改造为10MVA。电网规划。对110千伏新北郊变、110千伏雄关变进行增容,并配套电力线路工程。新建嘉峪关雄关~酒铝#1号开关站双回330千伏线路工程。新建白水泉~酒铝#1号开关站330k千伏线路工程、白水泉~兴铝#4号开关站330千伏线路工程、红柳泉~酒铝#1号开关站330千伏线路工程以及红柳泉~330k千伏铁合金站330千伏线路工程。加快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建设,支持嘉西光伏产业园光伏发电电力外送融入跨境电力与输送通道建设,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建成330千伏雄关变110千伏送出工程、嘉西光伏产业园110千伏送出工程、110千伏嘉东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嘉北输变电工程等,进一步完善区域电网结构。

市域输电走廊。优化嘉北区域新能源电网走廊,增加与公用电网的交换能力,挖掘消纳新能源的空间和潜力。逐步优化南市区电力走廊,减少高压走廊对规划建设用地的影响。

750千伏高压线单双回线路走廊按90-110米控制,330千伏高压线单双回线路走廊按35-45米控制,110千伏高压线单双回线路走廊按15-25米控制。新增输电走廊选址过程中应优先与现状高压走廊、交通走廊以及其他基础设施走廊合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建设智慧高速信息网络在南市区预留建设二类局站,满足城市通信需求。逐步整合市域现有通信基站,更新通信设备。中心城区建设1处邮政(快递)处理中心,各镇分别建设邮政所。围绕“智慧嘉峪关”建设,提升全市信息化水平,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逐步发展镇至村的二级光缆干线,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推进信息化及智慧城市建设。

多源供热体系规划使用现状酒钢集团公司热电厂供热,供热规模为2×125+2×320+2×350MW,供热能力为1590MW。南市区供热锅炉作为1#调峰热源厂,供热规模4×58MW,占地7.7公顷,新建2#调峰热源厂,供热规模3×58MW,占地4公顷。峪泉镇镇区利用市政供热管网,现有集中供热站作为备用热源,文殊镇和新城镇镇区采用清洁热源集中供热。村庄结合实际情况,推荐采用电能、生物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采暖,满足居民冬季供暖需求。

燃气供应系统城区气源形成以西气东输管道气作为主气源,其它镇采用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共同供应的燃气供应体系。峪泉镇、文殊镇以城区中压管网作为气源,新城镇采用LNG点供气源,实现供气区域逐步增长的天然气需求。燃气设施规划。扩建现有天然气门站,规模13万立方米/日,占地约2.8公顷,新建LNG应急调峰站,保证天数按5天考虑,供气规模54.5万标准立方米。天然气管线工程。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进一步扩大天然气覆盖范围。推进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提高储气规模和应急调峰能力,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在嘉北工业园区、嘉东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天然气管网设施建设和营运,为发展不锈钢产业,冶金新材料(高载能)产业、电解铝等特色产业提供配套服务。合理规划布局全市天然气加气站建设,满足全市车用、民用天然气需求。加大天然气替代力度,全面完成农村三镇天然气清洁能源替代工程。扩大天然气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

完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保留现有嘉峪关垃圾填埋场,远期规模360吨/日。全市医疗垃圾统一运输至嘉峪关市医疗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理规模3吨/日,占地1.4公顷。保留现有餐厨垃圾处理场,处理规模50吨/日,占地1.2公顷。嘉酒共建一座焚烧发电厂,服务范围为酒泉市肃州区城区、金塔县、嘉峪关市及肃州区周边乡镇和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规模2×500吨/日。城区新建2座垃圾转运站,转运规模分别为50吨/日、30吨/日,保留现有垃圾转运站,城区垃圾转运能力达到360吨/日。三个乡镇各设置一处垃圾转运站,村庄设置垃圾收集点。

第三节 建设安全韧性城市

构建市域安全防灾体系。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保障安全、因地制宜、平灾结合,通过综合采取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将嘉峪关市建设为“中灾正常、大灾可控、巨灾可救”的韧性城市。

重点防治区划定。市域火车站一带,现状连霍高速以北、西环南路以西区域、峪泉镇北杨家庄及嘉峪关长城文化旅游景区确定为地震重点防治区域;新城镇确定为气象重点防治区;峪泉镇西南部确定为洪涝重点防治区。

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建设地灾综合防治体系。健全市、镇、村三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建设安全防洪排涝体系,提高城乡防洪排涝标准。嘉峪关中心城区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城区外按照10年一遇标准设防;中心城区按20年一遇内涝标准建设。

专栏15  综合防灾工程

1.加强市域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加高加固和新建堤防、河道疏浚、河势控制、护岸护坡、堤顶防汛道路建设等多种措施,突出重点河段、重点区域,实施田家沙河、嘉峪关村沿山防洪渠河道防洪治理。

2.强化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推动实施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强水库运行观测,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病险水库,及时开展安全鉴定,科学组织论证,确有必要的尽快实施除险加固,不具备条件的予以废弃。

3.强化山洪灾害防治。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保证城市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尽可能减轻和降低汛期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完成基层防汛预警预报体系建设,重点建设镇级监测预警系统、视频会商系统、预警广播系统,建成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基层防汛监测预警能力。

4.强化防洪减灾应急管理。加强现代化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建设,由市级逐步延伸到所有乡镇和重点水利工程。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安全度汛责任制、防汛抗旱督查及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完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具有培训、演练、科普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新型防汛抗旱减灾基地。加强防汛抗旱服务设施建设与设备配置,提升防汛抗旱管理能力。

建设抗震减灾安全体系。嘉峪关市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按Ⅷ度设防。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高于设防标准。重大建设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需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

提高城乡建设抗震水平。城乡建设用地应避开嘉峪关断裂带、控制带等抗震不利区域,对重点工程、生命线工程、容易产生次生灾害工程的建设用地,应进行安全性评价并采取必要预防措施。已建城市生命线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采取相应抗震设防措施。

完善地震监测与抗震救灾指挥体系。整合区域监测资源,优化台网布局,提高地震监测能力。依托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完善现有地震监测系统的作用。加强各级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建设,完善与酒泉、张掖应急联动预案和地震灾害处置协同作战行动机制。

建设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善区域气象灾害观测网布局,加密站点布设,消灭监测盲区,提高中小尺度突发灾害监测能力。统筹推进各类大气观测设施建设,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气象观测能力,建立信息收集与共享机制,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针对嘉峪关市气象灾害易发生特征,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和城市突发事件气象紧急响应系统,制定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成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推进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镇和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发展气象指数保险,针对重大工程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水平。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能力。

建设火灾防控体系。城市消防站布局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到达辖区边缘确定。市域内的大型企业按相关标准设置消防队并配备消防装备。新建新城草湖国家湿地公园消防站、峪泉消防站和嘉东物资储备库。峪泉镇按《乡镇消防队》(GB/T35547-2017)建成专职消防队,新城镇、文殊镇新建专(兼)职消防队;村庄全部设置义务消防队,达到“五有”(有人员、有场地、有制度、有装备、有演练)要求。城市建成区构建以城市供水管网和市政消火栓为主,天然水源(河流、水库)为辅的城市消防供水体系,将市政消防给水设施与新建、改建、扩建城镇道路、给水管道同步建设,市政消防给水设施数量、分布符合标准。城市建设及更新时,按标准建设符合道路、防火设计相关规划、标准要求的消防车通道,依托城市道路与居住区、企事业单位内部道路,构建城市消防通道网络。新建市级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建设现代人防体系。完善人防建设体系,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认真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使命任务,推进人民防空建设管理高质量发展,以构建完善的人防体系为目标,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

提升人防工程建设水平,完善人防工程体系。着眼城市防护与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贯彻“以建为主,应建尽建”原则,加强指挥通信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等专业工程的建设力度。

分类布局建设符合不同功能区要求的城市人防工程设施,人防工程互联互通,构建完整的城市地下防护网络体系。

建设重大危险源防控体系。加强重大危险源布局管控,强化对市域重大危险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新建冶炼与加油加气站选址应满足相关法律规范要求,并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防火安全等要求。已有危险源企业、天然气及石油管线等主要廊道设置安全防护隔离带。控制一定应急用地和大型危险品存储用地,科学划定安全防护和缓冲空间。

构建城乡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构建三级四类的城乡公共卫生应急空间体系。“三级”即市、镇(街道)、村三级,“四类”即疾病预防控制应急空间、医疗救治应急空间、平急结合空间和公共卫生应急保障空间。规划在南市区布局一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医疗救治应急空间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酒钢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需完善院前医疗急救设施、传染病区建设;依托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设应急定点医院和应急后备医院;依托南市区游客集散中心、党校、展览馆等大型室内空间保障平急结合空间;依托市级公园、大型广场规划建设平急结合场地,确保各类应急空间与骨干交通通道的便捷联系,保障应急空间供水、供电、通信、供气、排水、废物处置设施的配套。结合公园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和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布局网络化、分布式的应急避难场所、疏散通道。

完善防灾减灾配套设施体系。加强救灾疏散通道建设,以城市干路网为基础,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城市内部疏散救援通道系统。城区内救灾干道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5米,疏散主通道不应小于7米,疏散次通道不应小于4米。跨越应急通道的各类工程设施,应保证通道净空高度不小于4.5米。利用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各类学校等空旷地及大型公共场所,合理划分避难场所服务责任区并布局建设避难场所,形成就地避难、就近避难、步行避难的疏散系统。

至2035年,城市人均避震疏散面积达到2平方米。加强物质保障系统建设,建立“市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乡镇(街道)—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三级市域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分级管理、反应迅速、布局合理、种类齐全、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多元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中心城区安全防灾体系建设。构建“二级、两片、多组团状”的防灾空间格局。将嘉峪关市中心城区划分为两个层次的防灾分区。一级防灾分区共2个(酒钢片区、主城片区),一级防灾分区对中心城区进行全部覆盖。根据行政界线、主要道路、自然河流等综合划分二级防灾分区共18个,单个二级防灾分区面积控制在7-15平方千米之间。

应急避难场所。将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和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两类,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包括东湖生态旅游景区、迎宾湖旅游园区、明珠文化公园、高铁站前广场、南湖公园、酒钢职工游乐园、森林公园。紧急避难场所布局考虑原有资源和规划的公园、绿地、体育场、学校等,中心城区范围内居住片区服务半径定为500米,中心城区范围内工业片区服务半径定为1000米。

应急医疗设施。将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应急医疗设施,承担灾时医疗救护任务。

应急供水设施。将黑山湖水源地作为嘉峪关的应急水源,要求应急水源主要设施灾时保持基本净水供水功能。应急供水管道利用规划供水干管,沿主要道路简单成环分布。应急供水管道连接生活区和主要避难场所,通过设置若干取水阀门的方式,向服务目标就近供水,满足灾时供水要求。

应急供电设施。应急供电设施系统依托嘉峪关市电力系统设置,包括承担应急供电的电源、变电站和线路。规划选择部分城市变电站和输配线路作为应急供电设施,通过提高变电站构筑物和输配线路的抗震强度,来保障灾时应急供电设施的可靠性。

应急通信设施。应急通信设施包括主要电信局和有线电视基站。规划应急通信设施依托城市通信设施,靠近生活区和主要避难场所分片设置,通过加强设施的抗灾能力,保障灾时的可靠性。

应急供暖设施。应急供暖设施由承担应急供暖任务的热源厂和供热管道组成,规划供暖保障目标包括避难建筑、应急救护医院和居民住宅区。全市应急供热系统包括应急热源、应急供热管道和应急供热范围。应急供热系统依托城市供热系统设置。规划应急供热热源为城市热电厂,要求热电厂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灾时仍可保持基本供热功能。规划应急供热管道通过选择部分城市供热干管,在主要生活区形成简单环形设置,并加强应急供热管的抗震强度来保障供热管道的灾时可靠性。

第十一章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共建嘉酒双城经济圈

第一节 重大设施共谋共建

交通系统对接互通。加强区域间经济协作,缓解运输瓶颈,优化完善路网布局。构筑公路运输大通道,全力谋划推动“北拓”和“南向”通道,积极构建甘、新、青、蒙四省区结合部的“大十字”枢纽。

专栏16  打造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

1.区域铁路网建设:北向加快建设嘉峪关—中核金塔产业园—东风航天城—额济纳旗高速,提升改造嘉策铁路,连接连霍高速、京新高速和兰新铁路、临哈铁路,提升北向通道的互联互通能力,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打通省际间“断头路”,建设河西走廊“南向”铁路通道,向规划建设嘉峪关—镜铁山复线、镜铁山—木里铁路—天峻县铁路,分流嘉峪关—西宁—兰州区间客货运力和缓解兰新铁路压力,提高资源配置,加快河西走廊开发建设。

2.市郊铁路建设:加快谋划嘉酒两市之间市郊铁路建设,对扩大交通有效供给,改善两地交通出行结构,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3.完善公路网衔接,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加快建设S06嘉酒绕城高速公路,统筹谋划G30连霍高速、G312线嘉酒过境段公路向南改线。积极推进嘉酒两地交通基础设施同网建设,构建全方位开放交通体系,全力打造嘉酒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强老城区与南市区跨铁路、讨赖河通道建设,促进城市空间格局趋于成熟稳定。

4.促进各枢纽站场之间和城市内外的有效衔接。系统优化城市客货站场枢纽布局,有序推进重要港区、物流园区等直通铁路建设,实施重要客运枢纽的轨道交通引入工程。

5.重要枢纽锚固,多式联运。依托境内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建设,进一步优化嘉峪关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整合现有道路运输场站,全面推进嘉峪关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围绕嘉东、嘉北工业园物流中心建设,构建铁路综合枢纽。依托嘉峪关酒泉机场,实现公路、铁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隙衔接。

6.积极推进大宗战略物资专用通道建设。打造“疆煤东运、蒙煤南下、立足甘肃、辐射川渝”的煤炭运输大通道,整合上下游企业,打造煤炭交易-物流服务-信息集散中心。

公用设施统筹布局。加快嘉酒核心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市政设施配套服务能力和水平。把完善市政公用设施作为增强城市承载力和服务功能的首要任务,以供热、供气、供水、地下管网垃圾污水处理、智能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到2035年,建成给排水、电力、供热、燃气、光纤、电缆等市政公用设施为一体的地下综合管廊。

专栏17  一体化建设区域重大基础设施

1.给排水。利用现有市供水管理处水厂,修建调蓄工程,引地表水入城,将现有地下水供给的生态用水改为地表水供给,腾出现有供水能力,保障新城用水。在嘉酒新城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规模为6万立方米/日;在嘉酒新城主要道路布置给水干管,形成完整的环网供水体系;按照对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要求,完善雨水、污水管道网络建设。

2.电力。促进嘉峪关市、酒泉市、酒钢集团签订“两地一企”电量消纳框架协议,实现电量的就地供给与需求。

3.供热供气。依靠酒钢公司的热力资源,在两市结合部新建供热站,为嘉酒新城建设服务,通过一、二级供热管网和热力站供给用户。酒钢集团采用远距离供热技术,实现向酒泉市肃州区供热。沿兰新经济带建设西气东输管道、西油东送的原油和成品油管道,在嘉酒新城选址新建一处天然气门站,并在嘉酒新城预留调峰储配站用地。

4.垃圾处理。扩大嘉酒现有垃圾处理场规模,并重新选址修建一处垃圾填埋场,设计处理能力为300吨/日;在两市结合部、嘉东工业园、嘉峪关南市区、酒南工业园各设置垃圾转运站1处,各转运站设计转运能力100吨/日。

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优化两市教育资源、功能布局,充分发挥两地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提升城市品质。深入研究学科合作、公共卫生、健康养老等政策,建立两市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政策框架体系。积极探索合作经验,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充分调动两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专栏18 一体化布局公共服务设施

1.教育服务。实施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两市中小学相互无障碍招生,依托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等中高等职业院校,对接双方企业人才需求,培养装备制造、教育、医护等各类职业技术人才,为两市毕业生提供同等就业机会。布局共建一批教育试验示范项目,打造具有全省重要影响力的教育协同发展示范区。瞄准装备制造、清洁能源、高端旅游服务业、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鼓励两市骨干企业、职业院校共同组建产教融合联盟,合力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高地。

2.医疗服务。依托嘉峪关市人民医院、酒钢医院、嘉峪关市中医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开创医疗卫生协作发展的典范,整体提升嘉酒两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两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对接,促进两地群众看病就医同城化。完善重大疫情联防联控及监测预警机制,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同应对处置。建设统一的医疗急救网络,推进实现两地急救信息共享和急救网络联通。实行两地同级医院间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强康养产业协作发展,构建高层次区域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健全双方定点医院双向转诊机制、医保定点互认机制和基本医保报销机制;实现两市医疗保险系统互联互通。

3.文化服务。嘉峪关市级青少年宫与酒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合设,在嘉峪关市南市区建设市科技馆一处,在嘉峪关市南市区建设市游泳馆一座,服务嘉峪关与酒泉全域。

4.网络服务。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推动信息基础设施补短板。在嘉酒两市开展“城市智慧化改造”专项行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社区等,打造智慧城市,加快建设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共享链”。

第二节 区域生态共保共治

综合治理跨界水污染。确保水面水质安全,在关键断面建立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水量双层监测和信息通报系统,积极预防和处置跨界水污染纠纷。讨赖河是嘉峪关市境内唯一的地表河流,嘉峪关市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平原区,跨酒泉西盆地和酒泉东盆地两个水文地质单元,加强该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流域工业污染源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区域河湖湿资源和地下水水质。

协同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重点加强垃圾处置管理的城乡和区域统筹,优化垃圾填埋场布局,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推动两地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厂一体化利用。统筹废旧物资加工和综合利用企业布局,建立大宗固废拆解、处理、贵重物资回收与再利用的区域共建机制。

第三节 产业协同共进共赢

携手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挥区域综合优势,根据自然禀赋、生态环境、产业基础潜力及布局现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升级为主线,延伸加工、循环发展、节能减排,发展有色、冶金、新材料循环经济。维护国家国防安全核安全,加快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区、航天城科技创新园区等建设,推动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

共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统筹农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嘉酒双城在戈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业技术交流合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等方面共创共享,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积极发展戈壁特色现代农业;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壮大现代制种产业;大力拓展农产品市场。

合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谋划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两大产业,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精品景区,加快文创产品开发利用,发展会展旅游和精品文化演艺,促进文旅商体融合,创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区。加快酒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敦煌、嘉峪关国际空港建设,推动公铁联运和航空口岸、综合保税区和铁路口岸建设,强化通道枢纽功能,围绕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进出口货物集散、物资储备、跨境电商、冷链物流等产业,大力发展开放型物流经济。

打造丝绸之路“科技走廊”产业创新明珠。以产业科技创新为主线,以丝绸之路“科技走廊”节点城市建设为抓手,整合两地创新资源,构筑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支撑的高效双城创新体系。

整合优化重大产业平台。联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引导产业园区专业化分工协作,坚持“一园一主导”“一园一特色”,支持联合共建“飞地经济”园区,探索产业园区共建、共管、代管、托管等合作模式。

第四节 文旅联动全域发展

构建文旅产业战略合作联盟。以打造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为契机,构建紧密的旅游战略合作联盟,合力培育以嘉峪关、敦煌为双核集散中心,辐射张掖、哈密、格尔木、德令哈、东风航天城和额济纳旗为东西南北的大环线黄金周旅游圈,打造河西走廊旅游共同体,运用区域合作的方式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规划和开发,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的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健全基础配套设施,展现地域新特色。发挥嘉峪关市河西走廊游客集散中心一期作用,谋划建设河西走廊游客集散中心二期工程,打造集房车营地、交通集散、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前沿旅游综合体。增设通勤车,打通城市之间、景区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嘉峪关酒泉机场建设,打造河西走廊中段最具人气的国内旅游支线客货运集散中心和航路航空口岸。

探索两地合办节会赛事的运作模式。充分利用敦煌文博会、嘉峪关短片节、新能源博览会等会展节会品牌优势,拓展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敦煌丝绸之路国际友好马拉松、嘉峪关国际铁人三项赛、丝绸之路国际房车博览会等活动内涵,共同开发包括张掖市肃南县在内的特色突出、吸引力强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和产品,打造西部会展基地、西部户外运动之都、国际知名低空旅游基地等特色名片。

统一管理旅游市场和旅游信息平台。整合旅游资源,统一旅游市场管理和旅游信息平台,共同策划包装两地旅游精品线路,实现两地游客互送,联合对外宣传推介,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建立区域文化发展交流协调机制,共同挖掘开发丝路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魏晋文化、工业文化和航天科技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推动两市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构建嘉酒文物保护合作机制,协作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推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免费向两市居民开放,加强两地馆际交流、文物策展、书法美术摄影展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两地文化人才和场地设施共享。

第十二章 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提升空间治理水平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

落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坚持“多规合一”,强化规划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加强领导干部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培训,确保依法实施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执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机制。健全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度。加强部门和镇街协同,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配套政策,对国土空间编制实施管理重大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和决策,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地实施。建立规划实施的部门沟通协商机制,协调解决国土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中的相关问题,确保国家、省级市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第二节 突出规划传导

1.峪泉镇

底线约束。至2035年,峪泉镇耕地保有量1293公顷(1.9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16公顷(0.47万亩);生态保护红线67.66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规模107.73平方千米。

生态治理。重点加大城市水源地保护、矿山开采管护力度,在全面保护好耕地的前提下,鼓励在嘉西区域、嘉北区域因地制宜的推进光伏+生态修复治理和植树造林工程;加强洪道治理,围绕铁路线、嘉酒绕城高速、农田防护林建设生态廊道,提升生态韧性。

发展定位。长城文化展示区、文化旅游服务区、农旅融合重点区。

主导功能。峪泉镇为城市化地区。对城市化地区,重点保障高等级医疗、教育、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城市建设、旅游景区与峪泉镇的联动发展。

2.新城镇

底线约束。至2035年,新城镇耕地保有量4662公顷(6.9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361公顷(5.0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14.1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规模1.25平方千米。

生态治理。重点加大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公园管护力度,优先保护区域湿地资源,在全面保护好耕地的前提下,重点推进耕地整治和植树造林;在草湖湿地公园北侧生态脆弱地区和适度开展光伏+生态修复项目。

发展定位。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宜居宜游的田园乡村

主导功能。新城镇的主体功能定位农产品主产区。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加大粮食安全建设的支持,建立健全符合不同主体功能区导向的差异化绩效考评制度。

3.文殊镇

底线约束。至2035年,文殊镇耕地保有量1673公顷(2.5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191公顷(1.7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37.09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规模5.10平方千米。

生态治理。重点加大讨赖河综合治理和嘉峪关戈壁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管护力度,优先推进文殊镇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在全面保护好耕地的前提下,鼓励在全镇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整合耕地资源和村庄建设用地,优化乡村居民点布局;加强洪道治理,保护西气东输、西油东送、跨区域重大电力走廊。

发展定位。农旅特色镇,都市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区。

主导功能。文殊镇的主体功能定位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应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加大生态保护,建立健全符合不同主体功能区导向的差异化绩效考评制度。

专项规划指引。开展资源保护类、公共设施类和基础设施类等专项规划的编制,不得违背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内容;专项规划经批准后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严格管理。

资源保护类专项规划。包括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水资源综合利用、历史文化保护、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耕地等农用地保护利用、林地建设及保护利用等专项规划。应以本规划确定的各类空间格局和用地规划分区为依据,严格落实资源保护类指标,遵守本规划在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自然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管控要求。

公共设施类专项规划。包括各类公共设施、城乡发展和公共安全三类。编制的专项规划包括城乡公共卫生应急规划、体育设施布局、公共文化设施、商业网点、社区生活圈、住房保障、城市更新等。应以本规划确定的布局要求、规模和建设方式为依据,分区分类型落各项指标和管控要求。

基础设施类专项规划。包括综合交通、综合防灾减灾、水利工程、能源发展、电网建设、信息通讯设施等专项规划。应以本规划确定的区域建设类指标和布局要求为依据,落实规划在综合运输通道、铁路、公路、航空等设施布局及水利工程、能源开发、设施廊道布局等方面的控制指标和廊道布局要求。

中心城区单元详细规划传导。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单元划分以功能为导向,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基于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规划管理事权边界综合划定详规单元,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衔接社会经济管理的空间信息载体和传导管控和实施监督的基础空间单元。

嘉峪关市中心城区围绕城市功能单元划定了21个详规单元,覆盖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所有用地,城镇开发边界外划定农业单元与生态单元,逐步实现国土空间全域覆盖的规划单元。

近期行动规划。围绕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民生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和产业发展等重要工作,形成近期行动计划,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用地和空间保障(详见附表9)。

生态修复。重点推进讨赖河生态环境治理、森林植被恢复人工造林工程、防沙治沙项目、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生态修复、草湖湿地公园修复、湿地检测工作、三北防护林、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等重点项目。

土地综合整治。推进以新城镇、文殊镇为重点区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三镇农用地整理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等综合整治项目等;结合城市更新,适时开展工业用地整治更新项目。

民生设施。重点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公益性公墓、精神福利院、体育健身场馆等项目建设。

交通设施。重点推进以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大草滩编组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连霍高速、G312向南改线,与酒泉市联合推进区域铁路网优化布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市政设施。重点推进疆电入渝(哈重800千伏嘉峪关段)、酒钢新能源电网建设工程等能源市政项目,推进以地表水调蓄、联通为主的全市河湖水系联通工程;推进天然气输配系统工程;热源厂调峰、嘉酒联通供热等新建扩建工程;围绕垃圾资源化利用改扩建工程。

文旅融合。积极推进长城国家公园(嘉峪关段)建设、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展示体系工程,开展长城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系列工程。

第三节 构建实施保障机制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国土空间重点领域政策文件。对于生态空间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等领域,重点明确建设项目管控、自然环境保护和修复的要求,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对于历史文化保护领域,完善保护激励机制,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细化明确保护对象体系和管理程序。对于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城市更新等领域,建立促进功能融合发展、土地复合利用的开发机制。综合运用各类增减挂钩、增存挂钩等政策工具,推动规划实施。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制度。加快完善各类自然资源调查标准、坐标体系、空间数据、技术规范,建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夯实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完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推进河流、林地、荒地等所有自然资源的统一确权登记,建立权责归属清晰、流转合法高效、保护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构建形成“一张图、一套数”的自然资源“家底”。

落实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落实国家、甘肃省关于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线”管控制度,实施全域全要素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和落实最严格的自然资源保护和节约制度,落实耕地、湿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制度,健全森林、湿地等占用补偿制度。

落实规划评估和维护机制。建立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及时维护制度,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落实“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规划常态化维护机制,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评估结果,采取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优化调整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等方式,及时调整相关实施策略,开展规划动态维护。

完善社会参与机制。搭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公众参与平台,建立贯穿规划编制与调整、实施、监督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及时获取规划信息并有效反馈意见,引导和鼓励市民、企业等参与规划制定、决策和实施。建立常态化的国土空间规划宣传和交流互动机制。

第四节 建设国土空间一张图信息平台

构建三维立体的国土空间数字化底版。建立健全统一共享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以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和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统筹地理国情、湿地、河湖水库等专项调查和相关评价数据,融合人口经济社会等相关空间数据,形成覆盖全域、动态更新、权威统一、三维立体的国上空间数字化底版。

建设图数一致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健全专项规划协调衔接机制和国土空间规划逐级汇交机制,形成“多规合一”、图数一致、坐标吻合,上下一体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基于国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全过程在线管理。

完善国土空间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国土调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等空间数据高效有序共享机制,加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推进智慧国土建设与应用,提升面向政府部门、行业和社会的国土空间信息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