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峪关市种养循环发展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嘉政办发〔2019〕1号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嘉峪关市种养循环发展规划
(2018-2020年)》的通知
各区,市政府各部门,在嘉各单位:
《嘉峪关市种养循环发展规划(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贯彻落实。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嘉峪关市种养循环发展规划(2018-2020年)
种养结合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衔接的生态农业模式,是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作为种植业的肥源,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并消纳养殖业废弃物,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的循环式农业。为进一步加快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甘肃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甘政办发〔2017〕150号)、《嘉峪关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嘉政办发〔2017〕183号)要求,结合我市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生产逐年增长,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2018年全市实际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47万亩,其中:宏丰葡萄园5万亩,三镇10.47万亩。三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9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6.38万亩、饲草种植面积0.2万亩。粮食面积中小麦面积1.71万亩、玉米(大田玉米)面积2.18万亩。经济作物中蔬菜种植面积 2.16万亩、制种面积1.94万亩、甜叶菊种植面积1.52万亩、瓜类种植面积0.18万亩。经济林、苗木0.35万亩,其他作物0.23万亩。饲草种植面积中青贮玉米种植面积0.16万亩。通过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过腹还田、机械粉碎还田、基料栽培食用菌等多种形式,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4%。
(二)畜禽养殖存量小,粪肥需求大。预计2018年底,全市生猪存栏3.43万头,出栏 5.72万头;羊存栏 8.95万只,出栏5.79万只;家禽存栏9.91万只,出栏6.2万只;奶牛存栏0.61万头,出栏0.09万头;肉牛存栏0.19万头,出栏0.14万头。畜禽存栏折合猪当量12.11万头(其中含甘肃祁牧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奶牛0.6万头,酒钢公司宏丰实业分公司蛋鸡3万只,折合猪当量4.12万头),畜禽粪污产生量33.15万吨(粪便产生量6.63万吨、污水产生量26.52吨)。综合考虑畜禽粪污养分在收集、处理和贮存过程中的损失,单位猪当量氮养分供给量为7.0㎏,磷养分供给量为1.2㎏,全市粪肥养分供给量氮养分为84.77万公斤,磷养分为14.53万公斤。其中,甘肃祁牧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祁牧乳业公司)和酒钢公司宏丰实业分公司(以下简称宏丰公司)产生的粪肥养分供给量氮养分为28.84万公斤,磷养分为4.94万公斤全部由宏丰分公司葡萄园消纳,其余的氮养分55.93万公斤,磷养分9.59万公斤由三镇土地消纳。按照我市小麦、玉米、洋葱、甜叶菊等主要农作物平均产量粪肥养分需求氮16㎏/亩,磷5.6㎏/亩来测算,三镇耕地需要氮养分167.52万公斤,磷养分58.63万公斤;宏丰公司葡萄园需要氮养分80万公斤,磷养分28万公斤。祁牧乳业公司和宏丰公司产生的粪肥提供的氮、磷养分分别占其总需求的36.05%和17.64%;缺口63.95%和82.36%。其余由三镇农田消纳的粪肥氮磷养分占需求的33.39%和16.36%,缺口66.61%和83.64%,畜禽粪肥养分需求缺口很大。
(三)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取得成效,粪污综合利用率明显提升。推进适度规模养殖,鼓励发展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实施畜禽养殖场改造,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设施化处理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产生,便于养殖污染物的后续处理利用。近年来兰州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嘉峪关分公司(以下简称嘉峪关正大)、祁牧乳业公司等生猪、奶牛养殖场区陆续建设了储粪池、污水池等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建率达到100%,确保了奶牛、生猪养殖场区粪污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并为有机肥生产、还田、卧床垫料循环利用等资源化利用工作打下了基础。多年来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等项目的实施,在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同时,提高了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水平,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减少了养殖场户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存在的问题
1.粪污处理单项措施多,区域统筹推进合力不够。目前,通过不同资金渠道,相继开展了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也取得一定建设成效,但由于这些措施缺乏系统设计与合力推进,单兵突进多、整体推进少,总体效果并不显著,部分养殖场、农村散养户缺乏相应废弃物处理系统,畜禽粪污随意堆放、秸秆乱烧乱放等问题依然存在,直接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强种养结合发展的需求更为迫切。
2.产业链不完整,废弃物利用有效运营机制缺乏。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支持下,种养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缺乏长效运营机制,种养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中有机肥产品生产成本高、商品化水平低、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依旧突出。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秸秆收储运体系不健全,秸秆还田离田成本高等问题制约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发展。在畜禽粪便处理利用方面,沼液沼渣运输难,粪污堆积发酵增加成本,大多数直接还田,有机肥推广普及滞后等问题也较为普遍。
3.失衡脱节严重,种养衔接不够紧密。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有机肥源,但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下滑,养殖业亏损严重,畜禽存栏量下降,农村劳动力缺乏、运输不便、有机肥补贴缺失等因素制约,农家肥使用率逐年下降,化肥使用量上升。同时,养殖企业缺乏配套的饲草料基地,粮经饲结构不合理,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而且加大了饲草料有效供给的风险。大多数农业经营组织为单一种植业或单一养殖业,不能实现种植与养殖的相互衔接、协调促进、共同发展,农业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并重,着眼实现种养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聚焦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种养业废弃物处理等关键环节,遵循“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要途径,构建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种-养-加”协调发展模式,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机制创新。创新市场主体参与建设机制,以市场化运作为主,通过财政补助、竟争立项等方式,扶持具有成熟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主体投入工程建设;创新种养业废弃物转化产品的利用机制,积极推进标准化分类、规范化转运、专业化处理,分门别类研究不同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的市场化开发政策,促进源头治理、环境保护与效益提升的有机结合。
2.坚持种养协调。根据土地承载能力,合理确定种植规模和养殖规模,推进适度规模、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粮改饲工程建设,弥补养殖饲料不足,并就近就地消纳养殖废弃物,推广有机肥还田利用,促进农牧循环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搞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在种养密度较高的区域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处理中心,探索规模养殖粪污的第三方治理与综合利用机制,从种植、养殖、加工三个环节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加一体化基地。
3.坚持循环利用。选用生态适用、运行高效、经济可行的种养业废弃物处理措施,提升处理能力与技术水平。通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利用率。建立畜禽粪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鼓励在养殖密集区域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支持田间地头配套建设管网和储粪(液)池等,解决粪肥还田难题。探索搭建粪肥交易模式,鼓励引导畜禽规模养殖场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合理半径内相衔接,实现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肥就近还田利用。通过沼渣沼液还田、有机肥深加工,实现畜禽粪便能源化、肥料化利用。完善肥料登记管理制度,强化有机肥原料和质量的监管。
4.坚持绿色发展。牢牢把握促进绿色发展这个重要关切点,树立“大农业、大资源、大生态”观念,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和生态产品供给,推动可持续发展,建立绿色、低碳、环保的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产业发展、生态协调、环境改善相互融合与统一。
(三)发展目标
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为主线,以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为目标,探索适合本地域、不同体量、不同品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到2020年,畜禽存栏量逐年增长,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三、主要任务及重点工作
(一)合理测算畜禽养殖环境承载能力。根据我市现有耕地面积,全市土地消纳能力按照30-50头猪配套1公顷土地实行以地定畜禽(其它畜禽品种按照粪污生产量折合成生猪,不同植物土地承载力推荐值见附表),严格控制区域畜禽养殖数量。根据我市2017年度地籍变更调查数据,截止2017年底,全市现有耕地104767.5亩(不含宏丰公司葡萄园5万亩其他园地),其中新城镇耕地面积61093.3亩,文殊镇耕地面积25446.57亩,峪泉镇耕地面积18227.63亩。
全市现有可利用消纳粪污的土地面积154767.5亩(含宏丰公司葡萄园),309540头猪单位≤土地畜禽粪污消纳能力≤515900头猪单位。其中:
1.三镇耕地面积104767.5亩,209520头猪单位≤土地畜禽粪污消纳能力≤349200头猪单位,其中:
新城镇:耕地面积61093.3亩,122190头猪单位≤土地畜禽粪污消纳能力≤203650头猪单位;
文殊镇:耕地面积25446.57亩,50880头猪单位≤土地畜禽粪污消纳能力≤84800头猪单位;
峪泉镇:耕地面积18227.63亩,36450头猪单位≤土地畜禽粪污消纳能力≤60750头猪单位。
2.宏丰公司葡萄、枸杞种植面积50000亩,100000头猪单位≤土地畜禽粪污消纳能力≤166000头猪单位。
(二)推进标准化养殖场“三改两分”。通过实施养殖场“三改两分”(改水冲清粪或人工干清粪为漏缝地板下刮粪板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固液分离、雨污分离)项目,建造高标准规模养殖场,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障食品安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养殖废弃物处理成本。本项目扶持开展生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等规模化养殖示范建设,重点支持养殖场的三改两分、粪便经过高温堆肥无害化处理后生产有机肥,养殖废水经过氧化塘等处理后作为肥水浇灌农田等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
(三)标准化屠宰场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通过实施标准化屠宰场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改造污水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升级病害猪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标准化屠宰场污水粪污和屠宰废弃物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理,有效防治污水粪污污染环境、屠宰废弃物熬炼新型地沟油、病害肉流入市场等现象发生,切实保障上市肉品质量安全,减少屠宰环节环境污染问题。本项目扶持屠宰企业进行屠宰废弃物循环利用设施设备改造建设,包括污水粪污收集处理系统、屠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循环利用设施设备等。
(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根据种植业、养殖业的现状和特点,优先满足草食畜饲料需要,合理引导推进秸秆肥料化、基料化利用以及其它综合利用途径。
1.秸秆饲料化。扶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开展秸秆养畜联户示范、规模场示范和秸秆饲料专业化生产示范,重点支持建设秸秆青黄贮窖或工业化生产线,利用现有农机购置补贴优惠政策,在规定的名目范围内购置秸秆处理机械和加工设备,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增强秸秆处理饲用能力,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
2.秸秆肥料化。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增加农田有机质,提升耕地质量。就是把玉米收割机械摘穗后粉碎的秸秆采用旋耕设备耕翻入土,使秸秆与表层土壤充分混匀,并在土壤中分解腐烂,达到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的一项简便易操作的适用技术。
3.秸秆基料化。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是栽培食用菌的重要原料,也是蔬菜育秧和花卉苗木育苗的基质。以秸秆为主要原料,辅以畜禽粪便、养殖废水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加工生产商品化基质产品。重点支持秸秆粉碎车间、堆肥车间、包装车间等土建工程建设以及装载机、翻搅机、皮带输送机等设备购置。
(五)加强畜禽粪便循环利用
1.大型规模养殖场沼渣沼液还田。指导扶持嘉峪关正大、宏丰公司、祁牧乳业公司等大型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沼液沼渣输送管道或运输车辆,通过实施沼渣沼液还田项目,实现种养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解决养殖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养殖场和周边农村的生态环境。
2.农业示范园区消纳中小规模养殖场粪污。支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畜禽粪污堆积发酵场地,收集、贮存和堆肥处理10公里范围内中小规模养殖场或散养密集区内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堆肥发酵后就地在日光温室还田利用。粪便收集处理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000㎡的堆肥场地面硬化、500m3养殖场(户)粪便暂存池等土建工程以及堆肥搅拌机、粉碎机等设备。
(六)推广种养紧密合作模式。坚持“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合同订单等形式配套消纳土地,努力实现养殖循环单元与种植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一对一配套合作,大力推广“猪—粪肥—作物”、“牛—粪肥—垫料+作物”“牧草—牛羊—粪肥—作物”、“全株玉米—牛羊—粪肥—作物”等循环示范模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切实达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预期效果。
(七)引资引技合作项目。充分利用我市与省农科院合作契机,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季节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开展实施农业种植、畜禽标准化养殖、秸秆打包、有机肥生产等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继续招商引资建设畜牧业全产业链,积极培育草食畜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四、环境影响分析
(一)影响分析。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工程建设项目属于环境公益性项目,工程建设的目标是种养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通过该项目建设,可实现项目建设区域内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安全还田利用,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是国家鼓励技术,工程建设内容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该规划的顺利实施,可以为区域化肥“零增长”、有效控制区域内畜禽养殖导致的水环境污染、空气环境污染风险,提升农田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提升农产品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区域内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产地环境安全。
(二)应对措施。在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对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通过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程环境监理等保障措施,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在工程项目建成后,可能会发生种养业废弃物转运遗撒、恶臭气体散发、水污染物违规排放等环境问题,可采取委托专业公司运营、加强废弃物转运管理等措施,保障种养业废弃物处理利用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废弃物安全利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扣本地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把加快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强大合力。统筹区域内种养结构优化和种养业废弃物处理工作,整合各类相关建设资金,发挥资金聚集效应,规范组织工程实施。
(二)保障投入力度。针对不同的建设内容,广泛采取多种投资方式。加大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利用项目的扶持力度,对于有机肥深加工等能够落实产品出售机制的建设项目,在完善特许经营、政府购买等配套措施基础上,吸引社会主体参与建设与运营,优先考虑采用“先建后补”方式。
(三)完善建管机制。科学选配技术模式和建设重点,并向社会公开公示。严格遵守《嘉峪关市畜禽养殖布局规划》,严禁在禁养区域实施项目。实行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公开比选立项,成熟一批组织实施一批。完善运营管理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管理制度,明确管护经费来源,建立网络监控平台,保障工程设施持续运行和长久发挥作用。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全程监管模式。
(四)完善配套政策。为促进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工程发挥长效作用,优先落实项目建设有关土地、水电等条件。加大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力度,重点对农户购买和施用有机肥给予补贴。
(五)推进科技支撑。推动信息技术与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过程、生产管理、农产品流通的各环节相互融合,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和物联网应用示范。积极推广简便实用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六)营造良好氛围。强化政策宣讲、技术业务培训等工作,提高基层和广大农村对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激发改变生活现状的内生动力。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参与相关设施建设,积极营造广大农民主动参与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七)强化监督考核。建立项目实施单位申报评审与跟踪评估机制。组织专家按照“一场一策、填平补齐”原则对申报方案进行评审,加强审核把关,确保示范建设科学可行。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中期评估以及终期评估,实时跟踪项目进展,确保建设取得实效。
附件:嘉峪关市不同植物土地承载力推荐值
附件
|
|
|
|
||||
嘉峪关市不同植物土地承载力推荐值
|
|||||||
(土壤氮养分水平Ⅱ,粪肥比例50%,当季利用率25%,以氮为基础)
|
|||||||
作物种类
|
目标产量
(㎏/亩)
|
土地承载力(猪当量/亩/当季)
|
|||||
粪肥全部就地利用
|
固体粪便堆肥外供+肥水就地利用
|
||||||
大田作物
|
小麦
|
450
|
1.8
|
3.6
|
|||
玉米
|
900
|
3.3
|
6.5
|
||||
马铃薯
|
2500
|
1.8
|
3.6
|
||||
蔬菜
|
洋葱
|
6500
|
2.4
|
4.9
|
|||
胡萝卜
|
5000
|
2.6
|
5.2
|
||||
黄瓜
|
5000
|
2.8
|
5.6
|
||||
番茄
|
5000
|
3.2
|
6.4
|
||||
青椒
|
3000
|
2
|
3.9
|
||||
茄子
|
4500
|
2
|
3.9
|
||||
大白菜
|
6000
|
3.5
|
7
|
||||
萝卜
|
3000
|
2.5
|
5
|
||||
大葱
|
5000
|
2.1
|
4
|
||||
大蒜
|
1500
|
1.8
|
3.7
|
||||
果树
|
桃
|
2000
|
0.5
|
1.1
|
|||
葡萄
|
2000
|
1.8
|
3.2
|
||||
苹果
|
3000
|
1
|
1.5
|
||||
梨
|
3000
|
1
|
1.8
|
||||
经济作物
|
向日葵
|
300(籽粒)
|
2.7
|
5.3
|
|||
甜叶菊
|
300(干重)
|
2.3
|
4.5
|
||||
甜菜
|
8000
|
5
|
10
|
||||
西瓜
|
5000
|
1.9
|
3.8
|
||||
人工草地
|
苜蓿
|
800(干重)
|
0.3
|
0.7
|
|||
饲用燕麦
|
300(干重)
|
0.9
|
1.7
|
||||
人工林地
|
槐树
|
30m3/h㎡
|
0.9
|
1.7
|
|||
杨树
|
20m3/h㎡
|
0.4
|
0.9
|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月14日印发
|